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1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3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19篇
人才学   13篇
丛书文集   858篇
理论方法论   162篇
综合类   1762篇
社会学   92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韩毅 《河北学刊》2003,23(5):167-171
宋代是中国佛教史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各类僧史著作的编写相当引人注目 ,其中尤以南宋僧人志磐的《佛祖统纪》最为著名。从《佛祖统纪》可以看出 ,宋代僧人的史学思想 ,不仅丰富了佛教史自身 ,扩大了它的社会影响 ,而且也为中国史学乃至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成分 ,它的出现有着历史与宗教的双重意义 ,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2.
方广锠 《文史哲》2007,(3):68-74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时间有不同说法。汉文写本大藏经的分期,前此分为四个阶段,今为六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基本情况,目前国内外写本大藏经研究提出一些新问题及疑难点,“写本的唯一性与流变性”、“传本与传本系统”及“以目录鉴别写本藏经”等观点是可以认同的。  相似文献   
93.
民间信仰——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民间信仰被定位成"封建迷信"而遭受打击,没有取得合法的地位,同时学术界对此也存在偏见,对民间信仰缺乏科学、客观的认识.本文通过民间信仰概念的由来及其演变、民间信仰与儒佛道三教的关系、民间信仰与王朝政权的关系、解放以来民间信仰的发展实态等四个方面,阐明民间信仰其实是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因此也是最重要的宗教传统,并提出民间祠庙可以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舞台.  相似文献   
94.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儒学产生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我们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传播采取了迎合依附、争夺受众、话语渗透等多种策略,造成了佛教在传播中的有意"误读"现象,同时对儒学的传播构成竞争挑战,并弱化了儒学对文化传播话语权的控制.促成了儒学的思想重构.  相似文献   
95.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三言二拍的思想与题材,而且也影响了三言二拍的文体构成。这种影响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首先,佛教对话本小说的产生起到了催生作用;其次,佛教文化的传播,造成了三言二拍韵散相间的叙事机制及以诗开始、以诗结束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96.
一、摩诃衍那传法背景吐蕃王朝时期的佛教,既受到印度、尼泊尔佛教影响,又受到西域和汉地唐朝佛教的影响。自从松赞干布将佛教引入吐蕃时,佛教就成为汉藏文化  相似文献   
97.
近代以来 ,中国传统的佛道二教的势力有所衰落。这种变化是中国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科学知识和西方宗教的传播以及“庙产兴学”风潮的冲击等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尽管这一变化是有限的、缓慢的、曲折的 ,但它毕竟改变着人们的精神面貌 ,是近代社会整体变迁的有机组成部分 ,为中国的近代化在更深层面上展开奠定了文化心理基础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8.
伍振 《百姓生活》2014,(3):63-65
为了一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重庆大足石刻,我们来到距离重庆市区160公里的郊区大足县.去观赏那独特的摩崖石刻,感受那博大精深的佛宗禅意。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它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大佛湾摩崖造像最为著名,足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因时间关系,我们只参观游览了宝顶山大佛湾的摩崖石刻。  相似文献   
99.
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性学说经历了由分歧到弥合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唐代中期中国化佛教的成熟,使得佛性思想取得了长足发展,人人具有佛性的平等意识在社会思想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北宋二程上承韩、柳复兴儒学之余绪,对佛学思想进行了批判性吸收和借鉴,汲取了佛性说中的思想营养,构建了理学的心性学说,从而把封建社会的人性理论推向了高峰。  相似文献   
100.
孝的观念与唐代家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观念在唐代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将世俗的道德规范明确界定为法律规范 ,使礼入律法 ,刑惩非孝 ,以强制性法律手段迫使人们遵从孝道。唐代的家庭关系和家庭结构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新变化 :家庭关系中家长权利强化 ;子女对家庭义务呈多样化发展 ,且具有了明显的强制性特征 ;家庭规模趋于扩大及同产共居式大家庭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