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8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3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39篇
理论方法论   76篇
综合类   1713篇
社会学   110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不是简单的直译或创造,有些情况下可运用省译。  相似文献   
992.
从文化记忆理论中的现时性文化储存视角来看,译者会偏离原作的文化储存形式,将文化知识编码于译作中,以待其在受众集体中激活取效。在从《木兰辞》到迪士尼动漫Mulan(《木兰》)的符际英译过程中,译者进行了译语价值观的审美合法化储存、原语民俗与艺术的文化区别化储存和原语信仰崇拜的媒介娱乐化储存,分析以上三类现时性文化储存的方式、内容和功能,从而探究译者的现时性文化储存行为同文化传播的关系可为文化外译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993.
1916年刘半农译《乾隆英使觐见记》,此为马戛尔尼访华日记汉译之滥觞.百年来,香港掌故大家高伯雨将日记手稿整理本译为中文,之后多个基于刘半农译本的现代重版本相继问世.马戛尔尼访华日记在中国的百年译介很好地说明了文本如何通过翻译、复译和改版等行为,从私人叙事衍化为展现不同历史面向的学科叙事,对历史文献类文本的翻译与接受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4.
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命题.译者作为各国文化交流的桥梁,肩负着文化交流的使命,探究译者的文化认同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利用文化身份理论系统分析了译者文化身份、译者主体性和文化认同构建的关系,结合后殖民主义理论阐述了目前译者文化认同构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译者构建文化认同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995.
随着国际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把文化传播出去。中国文化外译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被称为逆向翻译。然而,许多人对逆向翻译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因此,需要对正向翻译和逆向翻译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逆向翻译是中国文化翻译的必然选择,应培养更多有双语文化背景的译者来介绍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996.
鲁迅在翻译出版方面有巨大的成就和贡献。他始终以译作者和出版人的双重身份活跃在翻译出版界,其翻译出版活动显示出如下突出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责任担当勇气和自觉性,秉持为人生、为社会正义、为追求进步的宗旨,坚持正确的导向和理念;译介撰述和译作编辑紧密结合,图书出版和杂志经营双向互动,建设完善的翻译出版体系;在翻译出版各个环节的运作中都体现了全身心投入的精神、高度的勤勉敬业意识、卓越的工作能力和技巧。作为引领中国翻译出版事业走向现代的先驱者之一,鲁迅的翻译出版活动展现了创作、评论、翻译、编辑、印制和发行六位一体的完美统一,为后人提供了十分可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楚辞》意象体系纷繁复杂,涉及植物动物、法度规矩、自我形象等范畴,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多重象征意义。英国著名汉学家霍克思寄情于象,采用保留意象、转换意象、舍弃意象等方法,力图揭示原文意象所负载的思想内涵和深邃意境,传达屈原的美政理想、求索精神、爱国情怀、高尚人格。译者以传播中国文化为目的,兼顾目标语读者的可接受性限度,体现了以异化为主的翻译倾向以及兼蓄包容的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1000.
关于文化与翻译之间关系的探讨古已有之,并且贯穿着整个中西方翻译史。不可译性一直以来是翻译界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试从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导致两种文化不可译的主要因素,希望对今后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及两种文化间的翻译交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