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9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78篇
人才学   36篇
丛书文集   598篇
理论方法论   142篇
综合类   1285篇
社会学   304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肖平 《四川省情》2004,(1):24-25
迄今为止,我出版的六本书都是关于四川的。内容分别从我出生的小镇、现在所居住的城市,一直到整个富饶而美丽的天府之国,似乎把我的成长、我的生命轨迹、我的所思所爱全部呈现出来了。现实生活中,我是一个十分“恋家”的人,我喜欢观察  相似文献   
12.
13.
14.
赵树理的小说,表现了中国北方农村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历史变迁,战争、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是文本的基本框架。但在历史的波涛和底层中,又隐含着一个广大的、复杂的民间社会和一种民间文化形态。作家坚定地站在民间立场,逼真而深刻地描绘了民间世界从破碎到沉潜的悲剧命运,从中也折射出赵树理从“辉煌”到“末路”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15.
从抗战初期的报告文学看中国作家的群体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期间中国作家的群体心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以初期而论,并非所有的人均如以往所定论的那样处在一种“廉价的乐观”之中。他们通过对民族灾难、国民觉悟、政府现状以及敌寇心理的不断思索,逐渐地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形成了较为成熟与一致的认识。只有把握住这一点,才能准确地疏理出其后抗战文学之所以能够走向蓬勃与辉煌的脉络,并且寻找到这一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华文作家曾沛的短篇小说集《行车岁月》的两大特色:一、塑造众多小人物形象,反映深广的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教育作用。二、以人物情感线结构作品,并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主要手法为:剪裁别致、视角多变、技巧多样(制造悬念、误会巧合、情节反转、放射组合、时间推移顺理成章、参照对比引人深思等)、语言简洁明快,蕴含人生哲理。《行车岁月》是一部反映大马社会现实,揭示人生真谛的力作。  相似文献   
17.
在城里多吃橄榄球形的橄榄。色黑、味甜而深重,一吃就令人想起南洋的腹地,有椰树般风情的地方,不禁产生种种遐想。当年看芭蕾舞剧。南洋华侨洪常青,肤色如一枚橄榄,他是一身雪白的南洋服一手持一顶盆形的遮阳帽,踏着沙滩海浪从那遥远的地方来的。当他解下逃奴吴青华,并为这位绝色少女抚平伤痕之时,我们懂得了怜香惜玉是橄榄色的,那也可以算是英雄本色的一种。  相似文献   
18.
1912至1936年间,尤其是1920年代,中国现代留日作家小说中塑造了大量个性复杂多样的日本女性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大规模地塑造以日本现实为基础的日本人形象.并占据了日本题材小说创作的主流地位,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19.
轶事     
《社会观察(上海)》2004,(2):M001-M001
你们听说过站着写的作家么?美国的欧内斯特·海明威就是这样的作家。他说:“我站着写,而且用一只脚站着。我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正是由于要“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所以,海明威的作品素以简洁、清新而著称。他把他的这种方式当成一种秘诀。  相似文献   
20.
梦想的凳子     
都快8岁了,他10以内的加减法还是算得一塌糊涂。父亲把墙根下玩打石头的他拽起来,给了他一个书包说,上学去吧,什么时候识得头迎上下了,就回来种地。 父母一天到晚想着他能有一个正经营生。有一年秋天,他蘸着黑墨水,在自己家的墙围子上,画了一个四角的亭子,几棵高树,还有一片波光粼粼的水。邻居说,这孩子画得不赖,将来当个画匠吧。他以为,他将来能当走村串户的画匠了,就有意无意地留心看画匠干活。那年,有一个人给他大舅家画墙围子,也画了一处山水,还题了“桂林山水贾天下”的字,他明知道那个“贾”字错了,但没敢讲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