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78篇
  免费   495篇
  国内免费   96篇
管理学   2049篇
劳动科学   139篇
民族学   728篇
人才学   574篇
人口学   83篇
丛书文集   4364篇
理论方法论   759篇
综合类   9360篇
社会学   1472篇
统计学   241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471篇
  2022年   454篇
  2021年   461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309篇
  2015年   531篇
  2014年   1059篇
  2013年   930篇
  2012年   1133篇
  2011年   1314篇
  2010年   1208篇
  2009年   1294篇
  2008年   1594篇
  2007年   1112篇
  2006年   996篇
  2005年   970篇
  2004年   989篇
  2003年   980篇
  2002年   799篇
  2001年   708篇
  2000年   574篇
  1999年   272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趋新反人旧:傅斯年、史语所与西方史学潮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峰 《文史哲》2008,3(3):24-42
20世纪前期的世界史学正处于传统史学向新史学过渡的前夜.以兰克为代表的传统史学危机四起,针锋相对的批评质疑之声遍布欧美各国,新史学的崛起已不可遏制.达到巅峰的欧洲汉学也非语文考据派一枝独秀,同样孕育着变革的因素.法国汉学内部分化出以葛兰言为首的社会学派,主张社会科学化的美国中国学也正处在上升时期.成立于1928年、由傅斯年领导的史语所,虽苦心孤诣孜孜以求接轨国际新潮,却误引兰克史学为同道,追步欧洲汉学,阴差阳错地融入西方传统史学之末流.西方实证主义史学的些许影响也未能使傅斯年摆脱兰克史学的支配.当时学术界努力趋新求变,但时新史学与兰克史学的学术时差缺乏明确意识.傅斯年及史语所受此制约,面对西方史学的新旧潮流取舍失当,以致走上一条与现代学术趋向逆行的不归路.  相似文献   
952.
大文学观与文学史研究的文化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2000年底,杨义先生提出他的“文学三世”说,认为“古代文史混杂、文笔并举,奉行的是‘杂文学’观念;20世纪接受西方‘纯文学’观念,把文学祛杂提纯,采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分法;到了世纪之交,文学开始怀着强烈的欲望,要求在文化深度与人类意识中获得对自己存在的身份和价值的证明,从而逐渐地形成了一种‘大文学’的观念。”他在文中对大文学观进一步阐释道:“文学在中国,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一个向其他人文学科开放的系统。……这种文学(即杂文学)称谓未经近代纯文学观念的洗礼,自然流于驳杂。  相似文献   
953.
关于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三次重大决策,即美国是怎样决定卷入战争的,怎样作出越过三八线的决定的,以及怎样决定进行和平谈判来停止战争的,迄无专门的研究.美国决策者自始至终是从美苏全球对抗的角度来看待朝鲜战争的.战争一爆发,杜鲁门政府就决定要在这里画线,遏制苏联的扩张,美国如拒绝拯救南朝鲜,势必引发世界大战.仁川登陆以后,美国认定这是一场局部战争,苏联不会参战;又把中国的警告当耳旁风,改变了美国参战的目的,作出了越过三八线的致命决定.中国的参战给战争带来了根本的变化.美国决策者很快意识到,美国先前确立的"统一半岛"的目标是不现实的、无法达到的,朝鲜不是打一场全面战争的地方,美国遂决定进行和平谈判.  相似文献   
954.
全球化背景下的公民文化与法治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文化是伴随着社会-国家二元结构的形成和公民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文化样态,与民主政治的治理架构相伴而生.在当代社会实践中,集中体现为一种以权利为本 住的、开放的、民主参与的、多元统一的理性文化.公民文化对法治建设具有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公民身份、国家认同以及权利意识都已经并将继续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伴随着社会性"活法"(全球法)秩序的自发扩展,发展中国家人们刚刚熟悉并努力建构的公民文化与法治秩序又不可避免地遭遇后法治时代的诸多挑战,其结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55.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宏观视野中,我们看到三种类型的信任关系,它们分别是习俗型信任、契约型信任和合作型信任.信任不仅对经济的有效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它更具有明显的政治功能,既是公共政策过程科学性、有效性、准确性和公民参与性的前提,也是现代自由民主制度和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然而并非每种类型的信任都对公民的政策参与意识有良性的影响.本文以南京市的实证调查为例,对现实生活中习俗型信任、契约型信任和合作型信任的发展现状进行考察,并对这三种类型的信任对公民政策参与意识的影响进行实证层面的剖析,探讨如何培育合作型信任从而促进公民参与政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56.
孝是先秦儒家提出的整合社会的思想观念之一,到<白虎通义>已经成为社会核心价值规范.但关于孝的讨论,从孔孟经荀子、董仲舒到<白虎通义>,无论在孝的源由、内涵、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既反映了儒学理论自身矛盾的发展,也有皇权意识的制约与渗透.孝从孔孟到<白虎通义>的变化过程,反映了儒家思想上的观念如何转化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957.
曾军 《河北学刊》2008,28(2):198-200
城市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在经历了政治型城市与经济型城市两个阶段之后,文化城市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文化城市本质上是一种不同于"政治城市"、"经济城市"的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文化城市在更高层次上阐释了城市文明与社会的本质,使之超越了城市原始的防卫与商业等实用功能,突破了古代以"政治"为中心及现代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其核心是一种以文化资源为客观生产对象,以审美机能为主体劳动条件,以文化创意、艺术设计、景观创造等为中介与过程,以适合人的审美生存与全面发展的社会空间为目标的城市理念与形态。文化城市建设对于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城市社会的和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社会的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是一条历史必由之路。这是我们推出本组笔谈的初衷,希望有更多的学者一起参与进来,共同为中国当下的城市化建设提供理性参照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958.
元朝辽阔的疆域使元帝国具有对外开放、四海为家的积极思想观念.元代中外交通的频繁,激发了中国学者、旅行家、商人对异域风情、不同文明的兴趣和向往,所以元代域外史的记载和著作非常丰富.对元代域外史的研究,又大大扩充了人们对域外地理概念的认识.元代域外史著述对域外社会制度、文化习俗、风土物产的描述,对中外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的记载,开阔了国人的视野,反映了元代史学的世界性意识.  相似文献   
959.
周连顺 《江汉论坛》2008,3(4):45-4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推进的.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非常重视实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挖掘毛泽东的实践意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认真总结他在这方面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对于全党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无疑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960.
近代武汉有着庞大的码头工人队伍,他们随着武汉交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并对武汉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以群体成员关系、成员间相互交往、群体意识和规范、成员间分工协作及群体成员一致行动的能力等方面为参照,梳理了近代武汉码头工人群体从形成、发展、壮大到衰落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