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37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307篇
社会学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从助格的Ω—拓扑的另一性质论证了[1]中的主要结论,还给出了助格的另两条拓扑方面的性质。  相似文献   
62.
采用助熔剂预烧-共沉淀法制备初始荧光亮度较高的SrAl2O4:Eu2+,Dy3+发光粉体,并利用XRD、SEM、PL光谱等表征手段研究了预烧结过程与硼酸掺杂对发光粉体的结构与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硼酸摩尔分数为0.3和300℃空气气氛下对前驱体预烧结2 h后,粉体的结晶性能得到改善,其初始荧光强度相对于未预烧的产品,提高了2倍多。初步研究了其发光机理,发现初始强度提高的原因是经过预烧结处理能够在Eu2+周围产生更多的氧缺陷,从而提高了发光中心的发光效率和强度。  相似文献   
63.
“也”字是《马氏文通·助字》中论述最为详尽的语气词之一。本文从分类、语法功能以及与“矣”“者”等语气词的区别三个方面评述了《文通》对“也”字的研究。《文通》对“也”字的研究 ,批判地继承了古人的研究成果 ,并有所创新、发明 ,而且对后人也多有影响  相似文献   
64.
尤都好是我国民主革命初期妇女奋力自救的一个典型。她从要求婚姻自主、抗婚、逃婚,过自食其力的艇家生活,到加入推翻封建王朝的民主革命运动的行列并成为其中得力的一员。本文着重评述这个艺术形象的主要性格特点,以及小说的作者如何塑造这一形象,并说明这个艺术形象所具有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65.
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一维,侠文化精神是侠文化之话语内涵的价值核心.鲁迅对侠文化进行了批判性改造,继承和发扬了侠文化精神,致力于文化与人格的双重建构.这种文化改造思路对当前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6.
據由助詞標示訊息之來源,從而表達說話者對陳述內容真實性的相信程度。作為一個語法類別,許多語言衰的據由用法已受到廣泛研究,但至今尚未引起華人語言學家的注意。通過觀察生活中使用的粤語,筆者發現粤語至少有兩個據由助詞,即"(?)"和"嚟"。"(?)"是"引述據由"助詞,表示提供的訊息屬於轉述,說話者不保證它的真實、準確性。"嚟"是"推理據由"助詞,表示所述事情是憑據跡象推理出來的。本文除了分析這兩個據由助詞的語法特點,還綜合比較了兩者的用途和句法。  相似文献   
67.
中国传统讼师可谓历史悠久,意蕴深长。“讼师”抑或“讼棍”——讼师的重新定位,“兴讼”抑或“助讼”——讼师职能剖析,“厌讼”抑或“畏讼”——中国传统民众的诉讼抉择,这三个问题的厘清,是对讼师形象的重塑,同时亦将有助于透过讼师这一视角,拓展至整个中国诉讼制度史、中国刑法史的观察。  相似文献   
68.
常任侠的诗社活动主要集中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在南京发起"土星笔会",编辑出版《诗帆》,标举"新古典主义"诗学观念;在长沙创办"诗歌战线社"和《诗歌战线》,提倡诗歌创作内容与形式统一;在重庆创办"中国诗艺社"和《中国诗艺》,提倡诗歌创作"各有各自的面目";在昆明创办"百合诗社"和《枫林文艺》,注重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平衡...  相似文献   
69.
70.
"江山之助"不仅是中国古代的重要诗学命题,它同时也被朝鲜文人所接受,并用来诠释自然景物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对于朝鲜文人来说,"江山"对诗歌有着"补诗料"、"发诗情"、"养心气"的从外到内之助。同时,对于获得"江山之助"的途径,他们更加认同从"迁谪"中获得,这是源于对中国"迁谪"文人经历险难、游历后诗文精进现象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