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7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57篇
劳动科学   28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6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11篇
理论方法论   72篇
综合类   750篇
社会学   211篇
统计学   3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从“供给侧”视角对高校的思政教学现状进行研究是优化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下文简称“高校思政”)的新路径。“供给侧”是经济学概念,原指市场中“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市场维持平衡,“供给侧”就是其中一方面影响作用。在教育领域中引入此概念,特指教师的教学输出,教师在“供给侧”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本文从“供给侧”为切入点,对当前高校思政教学工作开展研究,深入剖析高校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比如高校的思政教材内容重复、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评价系统不健全等。建议高校转变思想、创新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平台,从“供给侧”视角对高校的思政教育进行切实可行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62.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环节。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增强专业特色,即聚焦提升“适应性”与“特色性”,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两个基本维度和核心价值诉求。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客观依据,以供给侧改革为逻辑起点,以产教融合为实现路径,创新专业建设模式,探讨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对策,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是高职院校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63.
64.
供给侧改革“以人为本”的理论逻辑主线与城市社区治理和服务供给中“提升居民满意度、获得感与幸福感”的价值指向是相契合的,因此它是检视城市社区治理成效、推动治理转型的新视角。首先,在供给侧改革思路下发现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存在供需结构失衡、决策主体单一、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其次,以社区居民需求的意愿识别、需求管理、成效评估为线索,建立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型。最后,提出为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提供更扎实的主体保障、制度保障和技术保障,以服务促治理是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城市社区治理转型的核心。  相似文献   
65.
2017年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的审议,习近平主席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辽宁振兴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6.
67.
高职教育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对人才培养质量起重要作用。文章从供给侧改革视角,以西藏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为例,针对目标、内容、平台、评价等要素供给探讨实践教学改革,以培养适应本地区畜牧业需求的专业化人才。  相似文献   
68.
69.
在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中,"供给侧"改革必须要进行,他改革的基本方法是提升基本效益和方法,高校"供给侧"改革应当注重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目前,大学生在就业创业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而"供给侧"的改革可以提供给大学生很多的帮助。为此,我国借鉴了关于外国培养创业大学生的方法方式,提供整体的创业大学生的有利环境;在观察外国的教育方式上,研究出属于我们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7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是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而结构性失衡又是"不平衡"的突出表现。解决"不平衡"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需要分析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并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指引,加强制度创新,提供有效制度供给,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效制度供给,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简政放权制度,以求平衡制度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供需结构;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实现供需动态平衡,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