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10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侮辱的回赠     
肖阁 《快乐青春》2009,(11):37-37
从前,有个了不起的武术大师,他声名远播,弟子众多。一天,来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年轻武士。这小子不但力气过人,还善于利用对手的缺陷,他总是激怒对方首先动手,然后观其破绽,给予致命一击。几乎没人能和他过上第二招。  相似文献   
32.
罗翔  张慧敏 《江淮论坛》2023,5(5):118-126
网络暴力行为主要涉及侮辱、诽谤罪,但司法实践中过于强调侮辱与诽谤的区分,以致难以发挥侮辱、诽谤罪应有的规制功能.基于法益保护的同一性、行为构成的同一性,以及网络暴力行为的共同内核,应当将侮辱、诽谤罪视为可统一适用的选择性罪名,同时在社会评价降低的判断中采取社会主流价值标准,使得对名誉权的保护维持在合理限度内.网络暴力根据是否具有事实基础分为\"事实型\"网络暴力和\"虚构型\"网络暴力,\"虚构型\"网络暴力直接适用侮辱诽谤罪且量刑更重,而\"事实型\"网络暴力则适用被害人自我答责理论,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限缩刑法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