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003篇 |
免费 | 390篇 |
国内免费 | 24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138篇 |
劳动科学 | 365篇 |
民族学 | 240篇 |
人才学 | 340篇 |
人口学 | 52篇 |
丛书文集 | 6816篇 |
理论方法论 | 1250篇 |
综合类 | 12786篇 |
社会学 | 1466篇 |
统计学 | 18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45篇 |
2023年 | 312篇 |
2022年 | 335篇 |
2021年 | 429篇 |
2020年 | 444篇 |
2019年 | 445篇 |
2018年 | 184篇 |
2017年 | 388篇 |
2016年 | 443篇 |
2015年 | 739篇 |
2014年 | 1505篇 |
2013年 | 1383篇 |
2012年 | 1577篇 |
2011年 | 1904篇 |
2010年 | 1804篇 |
2009年 | 1813篇 |
2008年 | 2089篇 |
2007年 | 1632篇 |
2006年 | 1444篇 |
2005年 | 1414篇 |
2004年 | 1241篇 |
2003年 | 1071篇 |
2002年 | 876篇 |
2001年 | 815篇 |
2000年 | 514篇 |
1999年 | 282篇 |
1998年 | 132篇 |
1997年 | 97篇 |
1996年 | 75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1篇 |
1989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从历史、文学、宗教和社会实践的观察中,人们会发现:在人类社会关系的构建中,惩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惩罚意味着痛苦,是对自由、财产乃至生命的剥夺,被道德家们认为是一种恶,但道德家们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必要的恶。那么,如何理解和认识惩罚这种现象呢?惩罚的正当性又何在呢?众所周知,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报应主义和以边沁、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功利主义为此提供了不同的证明。报应主义主张正义和应得,功利主义主张社会利益最大化。那么,马克思是如何看待惩罚,如何看待两种惩罚理论的呢?一般认为,马克思没有一个关于惩罚的理论。格兰… 相似文献
33.
《刑法修正案(十一)》确立了一种新的核准追诉,具有平衡因刑事责任年龄降低带来的惩罚倾向、统筹兼顾特殊预防与特殊保护、缓和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紧张关系等功能价值。新核准追诉适用条件之一“犯故意杀人、故意伤人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是考虑刑法谦抑性、未成年人犯罪实际情况的结果。新核准追诉的另一适用条件“情节恶劣”本质上属于一种可罚性升格条件,需要通过未成年人的心理成熟程度、未成年人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行为手段、行为规模、是否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等因素进行判断。虽然已有核准追诉程序的规定,但需对若干问题进行调整后才可适用于新核准追诉。 相似文献
34.
田梅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5):40-42+46
从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环节及主体三个角度阐述了中小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现状;分析了中小企业规模特点、特定企业的需求状况及制度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中小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构建的考量因素;基于防范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考量,认为中小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制度的建立与实施需要企业、政府及社会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根据企业外部专业力量与企业内部资源各自的特点与优势,分工负责、相互衔接、彼此配合,以构建符合中小企业特点、切实可行的法律风险防范制度,完善我国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35.
36.
37.
李忠鲜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22,(6):111-128+164
法律评注以全面性、体系性和准确性为根本特征,为了精准描摹规则适用的各个场景,写作者必须妥善处理一般法与特殊法的关系。囿于体裁和篇幅,法律评注往往难就一般规则在特殊法之下的个案事实、裁判观点和司法场景等方方面面作详细展开,担保权的实现规则就是评注视野之困的典型例证。担保制度的作用方式是担保权人在债务人无法履行时得享变价权和优先受偿权,然而权利人依据民法和破产法实现担保的前提、条件、方法和效果迥异,不仅破产法与民法的立法目标存在本质差异,破产法还更强调程序性规则的实际效用、当事人的商谈博弈和司法确认的能动过程。在方法上,法律评注应以局部体系作为主要参照坐标系,多以行动、事实和裁判作为研究质料,而且评注对特殊法的关照也并不否认法典的体系涵摄力。 相似文献
38.
39.
新媒体时代下,获取大众肖像的方法变得越来越容易,侵犯肖像权的案件也越来越多。利用名人剧照推销产品已成为新的商业模式,丑化、变造他人肖像,AI换脸等行为成为新媒体平台吸取流量的重要方式。《民法典》虽对肖像权做出了重新的规定,但仍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不利于实践操作。在重新归纳新媒体时代下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方式后,本文从肖像元素、侵权主体、过错认定以及合理适用四个方面判定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三个保护对策即确定赔偿标准、明确各方主体责任、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据此希望能够完善肖像权保护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接受,实际上就是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教师所传播的思想价值信息的反映和择取、整合和内化、外化和践行。提高教学实效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建设的重要问题。接受问题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成效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