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387篇
劳动科学   194篇
民族学   48篇
人才学   91篇
人口学   54篇
丛书文集   582篇
理论方法论   108篇
综合类   1220篇
社会学   211篇
统计学   5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农民工就业培训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参加就业培训是农民工顺利实现非农就业的关键,调查显示: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主要以初中、高中文化程度为主;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对就业培训的投资力度较弱,大多数农民工只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现有劳动力就业培训市场不规范,农民工对其表现出极大不信任;就业培训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构建以农民工、用人单位和政府部门为主体,培训机构、培训市场和就业市场相协调的就业促进型培训模式。利用这一模式,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加大就业培训的投资力度,规范劳动力培训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82.
爱默生的经典散文作品,尤其是散文《论自然》,自发表以来一直得到诸多学者的分析和赏鉴。随着当今文学批评理论的新发展及人们生活理念的新变化,爱默生散文作品的文本内容也随之增添了新的内涵。其作品中对自然美与爱的深刻体会,对融入自然的精神追求,对个体与整体联系之和谐生态美的独特阐释,不仅能使人们从中体悟到爱默生朴素的生态美意识,而且能促使当今人们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个体生命与整个生态环境中不同物种之间的密切关系及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从而为时下沉没于物质和功利追求的现代人回归自然,释解生活压力,提升精神境界,找回本真的自我以极大的生态美学启示。  相似文献   
83.
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生态伦理体系的原则:必须吸收借鉴已有的生态伦理思想成果,尤其是中国传统自然观的精华;必须紧紧围绕中国亟须改善生态状况的严峻形势以及存在的突出价值矛盾,摒弃错误观念,确立正确理念;必须以实现民族、人民的长远利益为旨归,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和价值,形成相应的伦理理念和规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伦理体系,有助于从深层价值层面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84.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也很重大.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发展情况的阐述,分析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所面临的难题,提出了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5.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伟大的思想资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谐”既是“儒家最高的价值标准”,也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通过阐述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分析儒家“天人合一”理念所蕴涵的“和谐社会”思想,提出儒家“天人合一”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6.
当代的生态危机在西方伦理学界引发了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的挑战。争论双方围绕道德主体的范围和自然的道德地位展开了激烈争辩。人类中心主义墨守传统伦理观念,认为道德主体只局限于人。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道德主体还应当包括自然,它试图通过强调种际平等,把道德关怀范围扩大至非人类存在物,以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通过分析、比较生态伦理学各派的主张,可以对人与自然关系有清醒认识:首先,人类要尊重非人类生命的权利;其次,应恰当处理生态系统中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最后,人类还必须对自身的认识偏见时刻保持警醒。  相似文献   
87.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协调共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88.
自我效能影响身心健康的研究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andura提出的自我效能概念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重要部分.近年来自我效能在健康领域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自我效能不仅可以通过生理过程影响健康状况,还能够影响情绪障碍以及健康促进行为.探讨自我效能影响健康的机制和模型,同时介绍了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作为环境因素对患者健康的影响.今后可以从心理健康、PTSD的心理干预以及痛觉研究等方面来拓展自我效能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89.
国内生态美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反思当下国内生态美学研究,应该审慎思考生态美学的学科界定,生态美学性质及其成因,生态美学哲学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生态美学在学理的深层逻辑上并不能圆融地解释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缺位之后留下的美学问题,故生态美学难以担纲重建美学的重任。  相似文献   
90.
主持人语:放眼世界,环境保护运动与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代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时代潮流。而生态哲学正是当今生态文明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哲学界从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进程,面向生态环境危机的严峻现实,展望人类生存发展的文明前景等一系列活动中提升出来的当代哲学新形态。以往文明形态基本集中在社会领域,与技术因素密切关联主要用来指谓社会生产力水平,像前农业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等诸文明形态就客观地反映了这一点。就是说,社会生产力水平是一种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