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33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274篇
社会学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运动中美学"是别林斯基早期提出的著名命题,却纵贯了他全部文学批评的历程.在早期论著的基础上,"运动中美学"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同步推进,不断取得首倡成果,并不断校正、丰富、完善美学概念,从而构建起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理论体系."运动中美学"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具有宝贵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2.
张秋实 《江汉论坛》2004,4(7):102-104
1927年瞿秋白发表了长文《俄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农民问题》,其中用相当的篇幅研究和探讨了19世纪俄国民粹主义运动的起源、理论、发展和实践走向。他探讨了19世纪俄国民粹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认为它是一种特别俄国式的社会主义;他梳理了民粹派内部的派别及组织的主张和行动,认为民粹派革命党人心上想的虽是社会主义的理想,手里做的却是资本主义革命;他认为俄国民粹派中最早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一班人是特卡乔夫的雅各宾派以及涅恰耶夫的“民仇社”或“斧头社”派,但他们是农民式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3.
自由主义之于俄国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俄语中,“自由主义”和“自由”概念有一个演变过程。官方自由主义是18世纪60年代始流行于俄国宫廷和上层统治阶级内部的一种政治思潮和政治传统,对俄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自由主义在俄国只是势力强大的保守主义和政治激进主义的附属品,俄国自由主义主要关注的是具体实践,而不是理论创建,俄国仅仅是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和理论的实验室。  相似文献   
44.
论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经济政策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认为,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经济政策的性质,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而不利于贵族地主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经济改革。  相似文献   
45.
俄国东正教修行生活从16世纪末到18世纪末呈现逐渐衰落趋势.其原因既有大的社会背景的影响,即西方化的出现和发展,也有俗世政权与教会关系的原因,即这一时期俗世政权凌驾于教会之上,限制教会修行生活的发展;同时,修行生活内部也存在腐化堕落的现象,降低了其在民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和影响力;部分修士参与分裂运动也造成了整个教会修行生活受到严重打击.  相似文献   
46.
《安娜·卡列宁娜》中安娜的悲剧是一个伦理选择的悲剧。安娜的悲剧产生于19世纪俄国社会的转型时期,这种伦理环境使她一方面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方面产生了朦胧的自我意识,敢于追求新生活。安娜和弗龙斯基的爱情打破了俄国上流社会的伦理禁忌,使她陷入两难的伦理选择之中。安娜勇敢追求爱情的行为使自己、弗龙斯基、卡列宁的伦理身份发生了变化,引起伦理混乱,最终酿成悲剧。  相似文献   
47.
1895-1898年,俄日在朝鲜半岛有不同的利益追求,两国在那里展开了激烈的博弈.最初两国都采取了零和博弈策略,先后上演了“乙未事变”、“春生门事件”和“俄馆播迁事件”,然而这种排它性竞争策略没有持续多久,很快转向非零和博弈的竞争模式,相继签订了《汉城协议》、《莫斯科协议》和《东京协议》.俄日在朝鲜半岛博弈方式的转变,既有俄日两国国内情况的因素,同时也与当时东北亚的复杂局势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8.
林精华 《阴山学刊》2003,16(2):40-44
广泛存在于叙述中的基督教话语 ,使得俄国文学具有了欧洲文化的基因。但是 ,俄国经由拜占庭接受的是东方基督教 ,这就使得俄国在精神上有别于信仰天主教或新教的西方 :痴迷于莫斯科—第三罗马这一拯救世界的弥撒亚理念 ,把上帝世俗化甚至意识形态化 ,通过俄国化的上帝反对西式的现代化。也正是这一作为标示俄国文学民族身份的东方基督教 ,构成了千余年来的俄国审美和文学艺术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9.
作为古代中西交通要冲的帕米尔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代以来,英俄出于各自扩张需要,对帕米尔展开了一系列争夺。1865年英俄利用新疆变乱乘机侵占帕米尔,1873年英俄抛开中国政府签订了划分双方在帕米尔势力范围的协议,但1877年清朝军队收复新疆打破了英俄侵占帕米尔的计划。由于利益的不同,英俄就遵守还是修改1873年协议进行了较量,最后通过1887年协议,双方暂时达成妥协。然而,坎巨提危机的出现使中英俄三方再次聚焦中国帕米尔。  相似文献   
50.
李述森 《东岳论丛》2006,27(5):44-48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有两种目标诉求一是论证无产阶级组织起来进行革命的必要性;二是为无产阶级革命奠定社会发展规律方面的理论基础。二者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的。马恩早年着重于追求革命的目标,晚年则部分地修正了自己的革命理论,认为通过对现行社会制度的逐步改造同样可以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目标。俄国共产党人着重挖掘的是马恩早期的、即侧重于革命的思想,而对他们晚年思想上的变化则不予重视。20世纪初的俄国革命不是马恩设想的那种社会主义革命,而是俄国民粹派追求的那种革命。革命消灭了资本主义,但却没有导向社会主义。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其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