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7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篇 |
民族学 | 32篇 |
人才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69篇 |
理论方法论 | 15篇 |
综合类 | 261篇 |
社会学 | 3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45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01.
国内许多英语学习者在与外国友人交流时,常常会出现答不出、问不出、不明白等尴尬的状况,这不仅会引起误解,还会倍感不受尊重。为何学了那么多语法、句型后,口语依然是最薄弱的环节?原来是少了一把口语钥匙——英语俚语。本文从俚语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学习俚语的重要性,强调了俚语在口语运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103.
刘清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4)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我国的封建社会比较长,封建制度也比较成熟,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其相当完备的制度和制定这种制度的理论。本文仅从明清之际的民间歌谣中所反映的人民大众反封建礼教思潮,来探讨当时社会思想的变化和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4.
俚语是一种不规范的语言变体,流行于社会各个阶层。它的形成和发展源于迅速发展的亚文化。大多数的俚语采用了委婉、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手法,因此其语言特点是精练、新颖、幽默、不拘礼节且富于韵律。俚语具有重要社会功能和文体功能和语用功能,因此笔者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05.
张勇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3):100-104
屡次被贴上“蹩足英语”标签的美国黑人英语(AAVE)在美国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容质疑,黑人英语作为黑人文化的源泉一直受到语言学家及社会学家的关注。文中围绕美国黑人英语中BE不变体、否定、嘲讽及黑人俚语运用等典型语言特征,以系列好莱坞经典黑人电影对白为素材,分析了美国黑人英语的“黑人味”。指出作为一种成熟的英语变体,美国黑人英语独特的语言体系及其蕴含的丰富黑人文化元素对研究美国多元文化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107.
张一鸣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7(3):113-114
英语俚语虽属非标准英语,但在当今的英语国家里却十分流行,不仅充斥于日常交流,也大量地渗入文学作品和报刊杂志,俚语的盛行不仅与俚语本身生动,形象的特点分不开,也与俚语使用者的个人心态紧密相关,比如,在适当的场合使用俚语,可以达到表达不同感情,寻求认同和调节心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8.
薛毅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105-109
煤矿歌谣是近现代历史时期中国煤矿工人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集体创作的韵文作品;是广大矿工劳动状况、生活境遇的客观反映;是他们思想情感、愿望要求和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的直接表现;是他们集体智慧和创造力的艺术结晶;它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信度较强的原生态史料。煤矿歌谣伴随着中国煤矿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它真实记录了中国煤矿工人的心理轨迹、思想感情和斗争精神;表达了他们对当时社会、对职业、对自身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它对于历史学、社会学、行为学、民俗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研究都是不可多得的材料。中国煤矿歌谣,堪称一部浓缩的中国煤矿历史的小百科全书,展现出一幅形象的中国煤矿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09.
王超云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4,(1):151-156
文章以刘半农为考察中心,结合当时国内外政治、文化、学术背景,中国的文学传统和歌谣的特点,对现代民间文艺学发端于歌谣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刘半农的成长环境、个性、人生经历和文学生涯等,共同塑造了他诗人的心态基础,养成了他偏爱歌谣、重视语言本身的审美特性和追求自然、率真、写实的审美风格。这对歌谣运动的发起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唱新闻”是一种源于古代歌谣和“唱朝报”的民间口头新闻传播形式,出现于南宋时期的浙东地区,清末民初发展成为一种说唱艺术并盛行于象山等浙东地区。浙东“唱新闻”与古代歌谣和“唱朝报”的新闻传播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邸报之兴盛及浙东繁荣的新闻传播活动为“唱新闻”的发展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唱新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丰富的主题和表现形式。与同源俗文化曲艺形式的民歌和“画新闻”比较而言,“唱新闻”具有独特的艺术表达和底蕴深厚、口口相传的传播优势,但在流传过程中也体现出其代表作品少、新闻传播功能减弱等不足之处。近年来,“唱新闻”说唱艺术逐渐向“宁波甬剧”“小热昏”等形式发展演变,同时创新地融合不同剧种和乐器,不断满足新时代民众曲艺欣赏的审美需求,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保护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