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32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69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60篇
社会学   3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民谣也幽默     
民间即兴创作或流传已久的歌谣,大多是以通俗易懂、琅琅上口,而且押韵、诙谐的形式呈现的。这种民间文艺家口头创作的作品,如果内容符合老百姓的口味,则得以口口相传,广泛普及,影响深远。并且在传播的过程中,会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所以它凝聚着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与才华。押韵是便于记忆,诙谐则为了增加情趣,这样也就利于传诵。名为“歌谣”,其实有许多东西不是用来配乐作曲“唱”的,而是借以如歌的行板,  相似文献   
92.
《四库全书总目》对晚明士人“以诗法解《诗经》”的风气严加痛斥,认为不过是簸弄聪明,终将变圣经为小品。馆臣对原本奠定天人秩序的“诗教”大义,包括讲筵启沃、引经筹今等经世内涵,均自有体会,但却因乾隆朝的政治环境而不敢正面发扬,只能抑之为“在经解中为别体”,转而在经学史梳理和考据实学上用力。民国已还,五四学人群趋以文学歌谣来认定《诗经》,仿佛晚明士人的异代知音,《诗经》最终也从一本确立价值规范的“经”典,变成吟咏性情的“歌谣”,诗教大义随之沦灭。然而可惜的是,五四学人的这些举措,并没有深入彼时社会的有机体之中,其本质是以一种否定性的目光看待自我,最终错过了从自身发现生机并有效落实他们所倡导价值的契机。  相似文献   
93.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全部社会生活均发源于此.中国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宗法等级社会. 家长制的神圣权威,男性支配一切的地位,"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伦理思想渗透到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中.所以,当时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多体现的是封建性的特点.探究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可以使我们比较全面地透析社会生活的基本现象.  相似文献   
94.
红军长征胜利至今已80多年,总结长征胜利的经验,中国共产党在强敌围追、万里迁徙的环境下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宣传思想工作,无疑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标语、口号和歌谣作为当时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载体,其在民族地区的广泛传播与运用,起到了理论传播、政策宣传、群众动员、形象塑造和文化育人等重要作用。这一时期党在民族地区的宣传思想工作具有显著特点,包括地域上的广泛性与普及性、时间上的持久性与传承性、形式上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等。借鉴党在长征中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经验,新时期推进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注重载体创新,运用通俗语言,强化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5.
本文通过对《静静的顿河》中五段哥萨克歌谣的具体分析,说明这些歌谣构成了整部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一步研究它们对于我们重新解读这部史诗巨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壮族民间歌谣与歌圩源远流长,在壮族人民生活中有着多方面的功能,在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和新时代的冲击后,壮族民间歌谣与歌圩又在壮乡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吴冬梅 《南方论刊》2022,(5):78-80+83
本文从“抢占先机,敢领风气之先、潮流之先”;“乐于尝试,勇于挑战,敢于拼搏”;“讷言敏行、务实灵活、开放创新”三个层面出发,挖掘广东俚语民俗中蕴含的敢为人先精神的深刻内涵,进一步理解“敢为人先”精神如何成为广东人不可磨灭的群体印记和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从而坚定“我是南蛮我怕谁”的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时代永立潮头,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98.
在以"梁祝"传说为母题的各种文学艺术形式中,"梁祝"歌谣产生时间最早、传承历史最长、流布范围最广。明清之前的"梁祝"歌谣主要是民间自然产生、百姓自发传唱的散歌口传阶段,歌谣主题、内容和形式受地域文化影响而异彩纷呈。近世以来,"梁祝"歌谣受到文人关注并加以辑录、改编,歌谣主题逐渐集中明确,词句更加考究,音韵格律得到高度提升,传播形式也由自然口传形态转向文字记载和印刷传播,并为越剧、京剧、川剧等"梁祝"题材戏剧提供了文本依据和艺术借鉴。20世纪初钟敬文、朱自清、顾颉刚、冯沅君等人对"梁祝"歌谣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为中国民间文学史的发轫与开端提供了尝试和助力,而当代海外汉学家对"梁祝"歌谣的分析论述则具有异域视角和独到见地。  相似文献   
99.
由谣到诗——中国诗歌起源及其初步发展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文字记载前,诗歌的发展可分为原始“谣音”、原始“歌谣”、“歌”三个不同阶段,并在逐步演变中具备了一定的抒情和叙事因素;有文字记载后,又可以将“诗歌”、“歌诗”、“诗”作为诗歌研究的主线。由最初的“谣音”到成熟的文人诗,中国古代诗歌经历了一个融汇且渐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0.
修辞格在英语俚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对于语体的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修辞格角度入手,对英语俚语中涉及的各类修辞格进行深入探讨,不仅可让我们变换角度来了解俚语的特点,加深对俚语的认识,而且可以提高对英语语言变体的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