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94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82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81.
从宗炳"澄怀味象"的美学意义、"澄怀味象"与审美发生机制、"澄怀"与"味象"的顺向关系、审美的主客关系4个方面探讨审美得以产生的条件。分析认为,美是主客体相互融合、共生的结果,真正的审美就是沉潜于对象中"主客合一"的先"澄怀"后"味象"的一个审美过程。  相似文献   
82.
论“味”     
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味”与“美”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味”有三层涵义,它的本质在于它是作者创作时的刻意追求,是作品的精魂,是鉴赏者的终极目的。“味”的生成机制有三个条件:客体自身具有“原味”,主体鉴赏后品得“新味”,主客体发生联系的中介物“遇合机缘”。品味由低到高分三层:解味、玩味和创味。品位层次决定了主体在鉴赏中的不同级位。  相似文献   
83.
现代汉语和现代日语均使用"气味"一词,然而二者在词义、用法甚至感情色彩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尤其在词义方面,现代汉语的"气味"和现代日语的"気味"已无相同之处。根据词汇史研究方法考察古日语文献,则发现内中含有大量与古汉语"气味"词义相同的"気味"使用例句。随着语言本身的演变和发展,汉语的"气味"和日语的"気味"都衍生出新的含义,从而造成今日二者之间的不同。  相似文献   
84.
“天人合一”的绘画美学思想具有多元性,衍生出了不同的绘画美学范畴。在“天人合一”的绘画美学视野下,顾恺之提出的“传神写照”、谢赫论述的“气韵生动”、宗炳主张的“澄怀味象”、陆机倡导的“情景交融”和宋代的“心物感应”都追求人与自然、心与物的和谐统一,体现着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价值追求和本质特点。“天人合一”视野下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生命性、创新性、深刻性和崇高性具有现代价值,这些美学智慧是现当代绘画美学传承与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85.
李宪乔是清代高密诗派的代表,其诗学不受清前期唐宋诗争的影响,兼取唐、宋派,又不失自我,表现出一定的超越精神:强调诗言志为诗人安身立命之处,重视性情,反对诗分唐宋、四唐,主张转益多师,继承辨味理论,推崇"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诗歌境界.  相似文献   
86.
对《墓碣文》的释读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背景,着重于意象内涵及结构分析,从而建立一般意义上的《野草》诗学阐释方法。  相似文献   
87.
猜成语     
张瑞祥 《老年人》2008,(10):44-44
我国著名山水诗人孔孚创作的一首《峨眉·古德林漫步》诗在台湾的《创世纪》杂志刊出后,诗人接到样刊时不禁大喜,原来他作的诗的最后一句“字间杂有鸟语”改成了“字间染有鸟语”。改“杂”成“染”让他觉得诗味更足,诗意更浓,遂致信询问改“染”字者为谁。岂料,原来是出版单位排版之误。得知原委,孔孚不禁笑曰:“天下竞有错得比原作更好者,奇!”  相似文献   
88.
中国现代市井风情小说一个非常显著的审美特征是"野",它不像精英文学、主流文学那般"正统"、"文雅","含蓄",它直朴、奔放,非常放得开,行得远,可谓无拘无束、来去自由。这种"野味",既表现在作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及所采用的叙述方式方面,也体现在作品的语言特点等方面。  相似文献   
89.
学界对姚鼐文论的研究大多倾向于理论层面的系统研究,对文本的具体研究相对不足,如对“神理气味”的论述大多穿插在姚鼐文论的大系统中,甚至是一笔带过。笔者试图从姚鼐“神理气味”说的产生及其理论渊源说起,并结合学界的相关论述和姚鼐的作品而形成自己的理解,给予“神理气味”以较明确的定义和阐释,以期起到补阙拾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岁寒堂诗话》产生的时代是理学成熟,同时亦是理学迎接时代变迁而有种种新挑战的时代.这部诗话的价值就在于著者能够准确地把握道学精神,立足于新时代而重新解读杜诗和学杜的使命.张戒虽继续标举诗歌的情真、味长、气胜、卓然天成,同时更把“删诗之旨”作为诗人应追求、应达于的更深切的目标.他认为杜甫的过人之处即在于此,而江西诗人没有意识到.在张戒看来,服膺老杜虽是北宋江西诗派以来诗人的共识,但他却要努力走出一条不同于江西诗派的推杜之路.张戒是从“删诗之旨”的意义上肯定和推介杜甫的,个中有明晰的思路与厚重的儒家情怀.他的使命在于借着对杜甫的重新倡导来倡言儒家诗教,其目标所致是在两宋易替之际复杂的背景下呼应道学于惨淡之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