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7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6篇
管理学   396篇
劳动科学   89篇
民族学   59篇
人才学   41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527篇
理论方法论   124篇
综合类   1329篇
社会学   213篇
统计学   4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栗明 《管理科学文摘》2008,(20):184-185
本文运用矛盾分析方法,通过对诉讼与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当事人权利的扩张与限制、法院职权的弱化与强化、法律的明确规定与法官的自由裁量、法律的原则规定与具体规定、程序效率与程序公正这六对关系的具体分析,从宏观上探讨了民事诉讼程序效率之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62.
近年来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日渐增多,其中农户间基于自愿流转而引发的纠纷尤为引人注目。此种纠纷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即国家农业政策突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民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为妥善解决此类纠纷,应构建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63.
目前,如何破除农村金融的瓶颈约束,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成为众多学者所关注的问题。由于各省市区情况不同,从而改革必须因地制宜,切不可一刀切,所以笔者在文章中,将立足于宁夏农村地区实际,以农村民间借贷为切入点,探索一条适合宁夏农村实际情况的金融改革之路。文章以制度经济学理论为依据来论证农村金融体系二元性特征即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合理性;接下来运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立足宁夏农村,结合课题组的调研资料,分别就当地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民间借贷)的现状、问题及作用进行全面分析;进而结合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有针对性地就宁夏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4.
和谐已经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主题,传统和谐理念与现代和谐理念在纠纷观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前者的社会基础已经瓦解,后者正在逐渐形成。我们应当在现代和谐理念之下,妥善处理司法公正和纠纷解决之间的紧张关系,大力实行多元化的纠纷解决实践,积极发展社会自治,实现纠纷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65.
伴随着网络科技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经了十年发展的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阶段与分布国家、提供的内容、处理争议的类型及其效果、运作经费的来源等诸多方面的现状值得认真梳理。对于ODR的回顾,让我们看到其在纠纷解决中的低成本、便捷性以及在回避管辖权等方面取得的较大成就,同时,我们也注意到ODR目前存在的安全性、保密性、身份认证及在线仲裁裁决中的执行等问题。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以及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ODR作为一种新型的纠纷解决机制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6.
何婧 《南方论刊》2008,(3):36-39
刑事和解又称被害人与加害人和解、被害人与加害人会议、当事人调停或恢复正义协商Ⅲ,是指犯罪发生后,在罪责明确的基础上,被害人与加害人直接协商以达成谅解,其结果经司法机关确认从而影响刑事处分的一种纠纷处理模式。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新的司法模式和司法理念,近年来在我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少公检法机关在这个领域进行了探索。为了解刑事和解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笔者走访了北京海淀区、朝阳区、西城区以及广州白云区等地的公检法机关,作了较为深入的调研。  相似文献   
167.
《民间借贷规定》第16、17条规定的证明责任分配与《民诉法解释》第90条的规定相左,混淆了主观证明责任与客观证明责任、抗辩与否认、本证与反证,证明责任分配不当。应在要件事实证明责任论框架下,厘清仅依据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和仅依据金融机构的转账凭证提起的民间借贷诉讼中存在的事实认定问题,明确原告对借贷关系的证明责任,以发挥民法作为行为规范的指导作用,提高原告保留证据的自我责任意识。另外,借贷关系的事实认定往往需要借助鉴定,而仅依据证明责任分配并不能明晰债权凭证申请鉴定的责任,应结合证明标准和法官心证程度,根据主观证明责任的转移来确定由谁申请鉴定。  相似文献   
168.
刑事诉讼目的理论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诉讼目的在刑事程序中居于核心地位。我国对刑事诉讼目的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学说,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在评析我国主要刑事诉讼目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纠纷"的刑事诉讼目的理论,并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证。最后论述了以解决纠纷为目的的刑事诉讼目的理论对我国的诉讼价值理念、诉讼构造以及具体制度设计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9.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我国环境纠纷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如何灵活、高效地处理这些纠纷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许多曾经遭受环境问题困扰的国家通过广泛运用仲裁方式,促进了环境纠纷合理、高效的解决,实现了环境纠纷仲裁的规范化、法制化。我国迄今尚未建立正式的环境仲裁制度,实践中也缺乏相关经验的总结。因此,考察其他国家环境纠纷仲裁的成功经验,对构建我国环境仲裁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0.
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党和国家针对整个社会系统提出的要求,其目标蕴含的是一种整体性思想。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各种利益冲突和纠纷都能得以合理解决的社会。为此,必须建立符合整体性思维的利益调整机制,将各种不同的利益诉求统一纳入社会平稳运行的范围以内,通过和谐的手段衡平利益,定纷止争。法律作为社会利益的调整器,对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但传统法律并没有建立在环境友好的观念之上,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制度体系不足以成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整体意志、行为规范和裁判标准,故而,如欲使法律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发挥功效,必须首先进行法律的变革,明确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法律内涵,发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法律需求,探求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纠纷解决途径,进而完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