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43篇 |
免费 | 141篇 |
国内免费 | 10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033篇 |
劳动科学 | 39篇 |
民族学 | 25篇 |
人才学 | 46篇 |
人口学 | 16篇 |
丛书文集 | 782篇 |
理论方法论 | 147篇 |
综合类 | 2169篇 |
社会学 | 242篇 |
统计学 | 4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137篇 |
2022年 | 160篇 |
2021年 | 163篇 |
2020年 | 132篇 |
2019年 | 155篇 |
2018年 | 87篇 |
2017年 | 92篇 |
2016年 | 129篇 |
2015年 | 165篇 |
2014年 | 419篇 |
2013年 | 344篇 |
2012年 | 439篇 |
2011年 | 435篇 |
2010年 | 404篇 |
2009年 | 396篇 |
2008年 | 416篇 |
2007年 | 291篇 |
2006年 | 272篇 |
2005年 | 253篇 |
2004年 | 199篇 |
2003年 | 223篇 |
2002年 | 167篇 |
2001年 | 146篇 |
2000年 | 136篇 |
1999年 | 82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是困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难题之一。债务可分为帐面债务和非帐面债务。帐面债务是指我国传统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及经济体制转轨时期造成的银企之间大量的不良债权债务关系;非帐面债务是指国有企业对职工的欠帐。解决帐面债务的思路不能只局限于银企关系的处理,而应当联系整个金融体制来考虑。设立特别投资基金是解决帐面债务问题的一个较好的途径。而非帐面债务问题的解决,需要重新塑造适合我国国情的保障制度及保险体制。 相似文献
72.
73.
74.
全球粮食危机推动了农业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增长,跨国公司主要通过质量标准和供应链管理、控制农产品出口、垄断世界高质量农产品市场来实现买方与卖方的双向垄断定价.发展中国家政府应加强对跨国公司投资农业生产活动的监管,帮助小生产者强化议价能力,获取跨国公司投资农业的最大利益. 相似文献
75.
76.
欧洲债务危机发生后,中国迫切需要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收入分配由社会物质生产和劳动分工决定。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工资收入水平,因此,一味地强调收入分配平等,最终将损害社会整体福利。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共产主义理想并不是实现共同富裕,而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也就是每个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77.
倪玉平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2):113-120,175
何桂清在咸丰后期出任两江总督并兼管两淮盐政,为增加税收,他改变旧有的就场征课办法,推行设局征课,后续又进一步变成官为定价。经过何桂清的改革,两淮盐税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并大量用于军需。但何桂清的做法,也彻底改变了自道光以来的两淮票盐体制,成为曾国藩等人改革的前导。 相似文献
78.
现实社会中大量出现的恶意逃避债务行为表明仅靠民事救济和道德说教来抑止逃债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刑事立法设立专门的“恶意逃避债务罪”来打击这些“逃债人”,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恶意逃避债务的恶劣行径。从犯罪构成来看,恶意逃避债务罪侵犯的主要客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其客观方面表现为债务人有履行债务的能力,但履行期限满后,采取转移、隐匿财产或其他阻碍方式,逃避债权人债务,数额较大的行为;该罪的主体有自然人和单位两类;其主观方面是具有恶意不归还债务的目的。从刑事责任来看,对恶意逃避债务的犯罪人应主要进行经济别裁,大敢适用罚金刑和缓刑。 相似文献
79.
中国上市公司短期债务融资偏好动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小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5):39-48
短期债务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结构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在对短期债务融资的优势与弊端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偏好短期债务融资的动因。实证结果表明,短期债务有提高公司市场价值的作用,这种作用在财务实力强的上市公司表现得更为明显,说明上市公司的这种短期债务融资偏好是上市公司的一种理性选择,商业信用的大量使用则是趋于成本的动因。 相似文献
80.
对我国各地方政府的PPP隐形债务估算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2017年和2018年我国地方政府PPP隐性债务总规模分别约14万亿和15万亿元,隐形负债率分别为17.04%和16.93%,中西部内陆地区的PPP隐性负债率明显高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近三年全国各地区的PPP隐性债务违约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这和PPP的发展阶段有关;PPP隐性债务规模总体处于合理范围,但区域异质性明显,西部内陆省份的违约率偏高,个别地区需要引起高度警惕,这一特征与PPP隐性负债率的空间分布较吻合。目前应切实加强和改进"物有所值"评价(VFM)及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凡未经通过的项目不得采用PPP模式,严防PPP项目盲目粗放增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