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11篇
管理学   76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127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310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公司分立中,分立公司的债权人利益很容易受损,如何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是公司分立制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应参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立法例,完善我国的债权人保护制度。公司应当自作出分立决议之日起一定期限内实施债权人保护程序,债权人应无权直接阻却公司分立;分立公司的债务应由分立后的有关公司承担,明确有关公司承担或不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明确分立公司的债务保证人承担或不承担相关责任的情形;应给予公司债持有人以特殊保护。  相似文献   
72.
切实、全面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是我国公司法的基本目的,公司法的诸多规定都体现出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但现行公司立法以及司法实践中对公司债权人的保护还存在着某些缺陷,文章针对这些缺陷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7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l35条明确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并不知道这权利的保护是有时间限制的。这就是说,在诉讼时效期内,人民法院对债权人的权利依法予以保护,超过了诉讼时效期限的,人民法院则不再保护。  相似文献   
74.
作为市场退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法人破产制度迫切需要完善。本文对其中的债权人会议所涉及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论述。一是从经济学角度说明债权人会议的权力机构地位;二是债权人会议主席委员会的制度设计;三是债权人会议职权的完善。  相似文献   
75.
论债权人代位权的成立要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权人代位权的成立要件应当包括债权人有保全债权的必要、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于次债务人的权利、债务人已经陷于迟延等三个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关于债权人代位权成立要件的规定,既存在规范漏洞,也有画蛇添足之处,应予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76.
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指定的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均可作为受益人,投保人、受益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应存在保险利益关系,即一定利害损失关系,如夫妻、父母与子女、债权人与债务人等。购买寿险如何指定受益人,请您注意以下几点: 1.指定要明确。切不可模糊概念,譬如用“我妻子”、“我孩子”这类词语,而是应该明确指出姓名,避免日后纠纷。  相似文献   
77.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是保证债权实现的一种重要措施.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本身有其局限性,加上我国合同法规定的不完善及与其他制度的不配套,导致实践中这类案件数量很少.债权人代位权诉讼中的调解、财产保全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78.
公司转投资限制之探讨王文杰关键词:公司转投资限制,公司股东,债权人一前言公司为一“企业法人”,在法令限制内,有享受权利负担义务之能力。公司虽为独立之权利主体,实质上仍由自然人或法人所组成,甚至公司法上仍存在单一股东之“国有独资公司”。但不论为何种公司...  相似文献   
79.
企业改制中的债权人保护--论"债务随企业财产转移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改制影响到企业财产变化,进而影响到债权安全.为了加强对债权人的保护,最高人民法院近年来发展出"债务随企业财产转移"原则,并最终表现为司法解释中的相关条款,体现了最高人民法院在现有司法环境下加大债权人保护力度的努力.中国现有的司法环境导致已有的法律制度无法应对企业改制中的逃废债务问题,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创设新规则,重新配置改制各方当事人的风险,更为直接地在现有司法环境下保护债权人.但是,分析也表明,新规则突破了现有的企业法人独立理论,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适用范围,否则可能在强调保护债权人的同时,束缚了企业自由处分财产的权利,阻碍了产权交易,最终可能会妨碍资源在全社会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80.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补偿型医疗保险合同中,保险人理赔后可行使法定代位权。根据司法解释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立法法原则,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补偿型医疗保险代位权规则与我国现行保险法的规定相左。为解决这一问题,在补偿型医疗保险中可以适用约定代位权,这不仅避免了与保险法直接产生冲突,而且用约定代位权的方式引入当事人意思自治,较法定代位权适用更灵活。应采用补偿型医疗保险约定代位权规则来实现与保险法的衔接,以弥补我国现有保险法规定中存在的补偿型医疗保险禁止保险代位追偿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