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20篇 |
免费 | 51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1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23篇 |
人才学 | 15篇 |
丛书文集 | 503篇 |
理论方法论 | 56篇 |
综合类 | 1111篇 |
社会学 | 50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56篇 |
2014年 | 103篇 |
2013年 | 91篇 |
2012年 | 94篇 |
2011年 | 95篇 |
2010年 | 100篇 |
2009年 | 126篇 |
2008年 | 124篇 |
2007年 | 119篇 |
2006年 | 89篇 |
2005年 | 91篇 |
2004年 | 69篇 |
2003年 | 60篇 |
2002年 | 61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中学生物学是由许多基本概念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形成的一系列连贯的知识体系。因此,在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对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概念才能理解中学生物学一系列的知识体系。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对基本概念的教学做了许多思考和尝试。 相似文献
133.
罗积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4)
本文借助六个典型字例的训诂音韵资料的历史考索,揭示古今辞书中以又音别义的现象及其在字词的声韵演变和义项引申系统等方面造成的混乱。最后,指出了它与四声别义在本质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4.
周文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98-99
综合“賣”的形、音、义三个方面来考虑,我们认为“讀”的声符“賣”的音义当来源于“■”,即有关“讀”、“賣”关系的第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5.
曾祥波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2):80-86,104
“西昆体”与宋初朝廷提倡文治的文化学术风气之间的渊源,可以吴淑《事类赋》及丁谓《青衿集》为个案证实。与之相应,“西昆体”的绝大多数作品只是“白体”的精致形态,难以企及“义山体”的艺术及思想高度。西昆体步武“义山体”后尘却终告失败的结局,表明宋代诗歌处于一种与中古政治文化、学术氛围都有本质不同的新局面,已经不能再遵循唐暨唐前诗歌独特兴象境界的路径延续发展。这个转折在某种程度上昭示了唐音、宋调之分野。 相似文献
136.
乔真真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23-28
“忠义”是中国古代的重要道德观念,以往认为它多偏重于“忠君”之义。实际上,构成“忠义”的“忠”和“义”有着内在统一的书写逻辑,“忠”所体现的伦理次序的适宜性,使其成为“义”的意涵的一部分。二者在词汇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对道德的追求而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忠义”发展出在不同场景下的双重内涵,即“在国家为忠,在民间为义”。所以,正史忠义类传除了收录“捐躯陨节”的忠臣,也收录舍己为人、朋友情谊等偏“义气”的内容。“忠义”的双重内涵,不是分隔孤立的,而是统一于其内在性质之中。忠义的性质包括天性特质、甘愿放弃生命的牺牲性,以及被奸邪所激发的对立性,实际上更多地生发于“义”,而不仅仅是“忠”。 相似文献
137.
高利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3):42-47
从吕本中到方回 ,是江西宗派学说内涵和外延不断明确延伸的发展过程。江西诗派是一个历时的概念 ,后人没有理由把江西宗派学说凝固在吕本中时代。方回举陈与义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的诗学依据 ,是因为南宋诗坛关于江西诗派学说舆论的充分铺垫和陈与义“诗宗已上少陵坛”的创作实绩 ,其深层的意义在于方回对黄庭坚及江西宗派理论的深切把握 相似文献
138.
毛灿月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67-70,81
张爱玲对《红楼梦》及研究的“疯狂”,是其学术专论《红楼梦魇》的非学术隐义的表征。她与曹雪芹文人品格的共性,源于他们共同的“末世”之感。张爱玲继承了《红楼梦》时悲剧本原的演绎方式,将评点和考据《红楼梦》作为间接诉情文本,消解其时时代与人性的悲剧感。张爱玲的《红楼梦魇》给了我们一个解构其人其文的新视觉。 相似文献
139.
潘忠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5):25-34
儒家经学有章句、经注和义疏等著述形式,其中"义疏"体裁出现于西晋,在东晋中晚期之后渐趋盛行。令人遗憾的是,今人对于"疏"体的研究,较为薄弱,甚至有许多错误的看法和认识。其中较为典型的是认为儒家的义疏来源于佛教,并注意到义疏之学有"疏不驳注"的原则,以为这种原则意味着义疏之学缺乏创新精神。考察儒家义疏的起源,当早于佛教的义疏。至于南朝,儒、佛两家的义疏之学同时兴盛,相互影响,那种认为佛教义疏单向地影响儒学的见解,乃是片面的。而唐初学者所标榜的"疏不驳注",实为激烈的民族主义主张,这一主张的含义,是企图清除佛教对儒家义疏的影响,越过佛学而遥继经注之学。由此而论,有必要对中古经学的著述形式做认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0.
吴圣正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3(2):79-82
孔子“仁学”的三个层次包括仁之情感、仁之理性和仁之规范。仁之情感是指仁作为一种具有博爱精神的人文主义情怀,它由亲人及大众,由社会及自然,在具有广泛性的同时又具有层次性。仁之理性是指仁作为根本的道德原则,其基本内容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之规范是指仁作为相对具体的行为准则,主要包括“义”、“礼”和“中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