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郑汉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45-47
偶像崇拜是理性社会和法治社会的一种不和谐因素,《玩偶之家》中的娜拉是一个偶像崇拜的对象,历受推崇,而具有法治思想和表现的海尔茂却历遭批判,这反映出了一种民众心理,这种心理对于我们的法治建设是有影响的.通过对娜拉、海尔茂这两个形象的重新解读,可以让我们看出偶像崇拜心理的落后性. 相似文献
32.
陈晓芳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6):158-160
青少年偶像崇拜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主要是由于青少年的性本能、宣泄和归属等心理因素的需要。偶像崇拜既可以对青少年发展起激励和充实作用,也可能导致盲从、模仿等消极效应。为此,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系统分析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成因,探寻出引导其正面发展的路径,可以为教育工作者们提供实际治理的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33.
1949-1976年偶像崇拜及其对道德生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金凤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2)
我国的偶像崇拜经历了一个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战斗英雄崇拜,到60年代生产模范和道德楷模崇拜,然后到70年代对领袖个人狂热崇拜的过程,偶像在这时期不仅是政治和道德的载体,而且也是人们的精神导师,偶像崇拜对人们的道德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为探讨青少年人际关系、偶像崇拜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采用青少年偶像崇拜问卷、人际关系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重庆市五所中学的468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本次调查家长和老师能正确对待青少年偶像崇拜、在人际关系和主观幸福感方面给予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35.
当今,青少年偶像崇拜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现象,而对于大部分青少年来说偶像崇拜的负面影响更为突出.对此,本文通过研究过度偶像崇拜给青少年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提出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其走出偶像崇拜误区,在消除、抑制它的负面影响的同时,科学地引导使其转化为正面效应,从而达到促使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家庭、社会和谐的目的. 相似文献
36.
大学生偶像崇拜现象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心理现象,大学生偶像崇拜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深入分析了在现代化、信息化、多元化社会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偶像崇拜现象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双重效应,提出了深化德育改革、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和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37.
现今,被誉为天之骄子的青少年,面临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即在他们许多人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偶像崇拜现象。其实,在众多追星的青少年当中,多数人能够把追星行为与学习的关系处理得很好,但是,也有一部分青少年因为崇拜偶像,严重影响了学习。 相似文献
38.
39.
魏翀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3):86-89
从中国教育体制背景对“偶像崇拜”现象的原因和认识进行了探讨,反思我们对“偶像崇拜”行为的评价和担忧,审视我们对这类言行的教育和引导方法。为正确引导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建设青少年先进文化提供参考价值,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