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39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93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果律在小说情节中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美国当代小说家保罗·奥斯特笔下,因果律不再受到尊重,偶然发生的事件比比皆是.奥斯特的小说<纽约三部曲>和<月宫>就揭示了奥斯特小说情节的主调即偶然性.通过分别检视这两部小说的开端、发展与结尾三部分,进一步揭示了偶然性是奥斯特小说情节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2.
九鬼周造是日本独具特色的思想家,其对自他的二元关系的日本式阐释堪称日本思想史上的一大创新。同时他把探究个体实存生命的哲学作为自己一生的思想追求,其关于偶然性的思想,揭示了整个人类个体实存的生命哲学问题。个体实存本身的存在就是偶然的,在存在的过程中又不断的与他者邂逅而改变个体的命运。  相似文献   
63.
康德和谢林对有机体有着类似的刻画,有机体的偶然性特征使他们面临类似的二律背反。康德和谢林对有机体的偶然性给出了不同的处理方案,这使得他们的有机体理论最终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康德为消除偶然性为有机体找到的目的论原则必然会与机械论原则陷入冲突,而其采取的“目的-手段”式的统一方案无法实现二者的真正统一;谢林为保证偶然性而赋予有机体的独特的肯定性本原与代表必然性的否定性本原同样会构成冲突,但谢林通过维持这个冲突的方式来化解冲突,不仅捍卫了有机体的偶然性特征,而且保证了整个有机世界内部的发展进程,实现了相互冲突的本原之间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64.
国内学界一般把拉克劳与墨菲的"偶然性"概念看作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背离。如果借鉴当代自然科学方法论从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进行探讨,就可能发现"偶然性"概念的特殊内涵。普利高津的"耗散理论"对偶然性问题作了比较充分的科学论证,其结论同拉克劳与墨菲的观点相似。二者同样强调在一个开放而多元的复杂系统中,偶然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由于学科差异,拉克劳与墨菲难以对这种现象给予科学化实证化的阐释,但是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强调偶然性概念重要性的理论尝试还是可取的,他们所开启的理论视域不应被轻易遮蔽。  相似文献   
65.
《白鹿原》是一部具有浓郁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的长篇小说。作家陈忠实在面对儒家传统文化中精髓和糟粕共存亡的两难困境时 ,乐于把传统文化置于神化的中心地位 ,因而在一些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上带有多方面的主观化缺憾 ,如正面人物的“样板化”、人物命运发展的“意图化”以及偶然性和必然性的混淆 ,其结果是违背了真实这一艺术创作的原则 ,削弱了作品的现代人文批评精神  相似文献   
66.
蒋雪良 《职业》2013,(2):109-110
对于莫泊桑的名篇《项链》的主题,自小说问世以来,争论不断,有虚荣心说、命运无常说,还有金钱至上说、诚挚相爱说等观点。本文深入文本,从故事中人物命运的偶然性安排与主人公由于处境、性格等原因所造成的必然性选择中解读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67.
国家品牌、形象与声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久前,欧美一些民意调查研究机构陆续公布了新一轮的“国家声誉”排名。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之外.中国的“国家声誉”排名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上升,甚至还有下降。虽然这类调查难免带有一些偶然性和偏见的成分.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如何把奥运期间种种“无与伦比”的“非常态”日渐“常态化”,最终完成中国向现代文明国家的全面转型.是我们面临的更大挑战。  相似文献   
68.
偶然性探究     
必然性与偶然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一般认为必然性具有决定性作用,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偶然性的因素显示着更具决定性的作用,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认识的思维范式也随之发生了转变.重新探究偶然性,并对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及偶然性的作用进行探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9.
<正>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复杂性科学(Sciences of complexity),不仅带来了人类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革命性变革,也带来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创新。本文就领导规律研究问题,尝试用复杂性科学的视野作些探  相似文献   
70.
莱布尼茨是早期近代对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难题做出最集中而系统探讨的经典哲学家,他既要维护人的自由,又要坚持世界中的因果联系以及上帝的预知和预定.莱布尼茨破解这一迷宫的关键是,从逻辑上对必然性和偶然性概念做出澄清,通过把因果联系与必然性区别开来,揭示因果联系的偶然性本质及其与自由的相容性.但是这一破解存在两个根本问题:一是对于决定意志活动的原因缺乏明确的观点,二是没有从理论上明确区分开各种不同性质的原因或理由,尤其是没有真正澄清它们在意志活动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这些问题是由他的形而上学体系的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