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2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7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3篇 |
劳动科学 | 4篇 |
民族学 | 36篇 |
人才学 | 11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52篇 |
理论方法论 | 29篇 |
综合类 | 254篇 |
社会学 | 39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50篇 |
2013年 | 25篇 |
2012年 | 43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I0001-I0002
·中医文化·
佛教医学思想简论…………………………………………………………………顾加栋,周祥龙(1):(1)
殷仲春《医藏书目》的目录文献学价值初探………………………………………………张晓丽(1):(5) 相似文献
62.
柳盈莹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2)
我国傣族先民有着极为丰富的传统传播方式.如果从传播符号使用的角度来划分,有以自然物为符号的传播方式,包括结绳刻契,以篾片折、叠的方法记事,用相思豆和酸角籽记算物资和分配财产,以物件代表不同含义等;以人工物为符号的传播方式,包括图画文、崖画和壁画、纹身、说唱、舞蹈等.这些传播方式在傣族及其先民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僚文是傣族传播中最重要的符号和工具,其创制过程,是在实物记事的基础上不断融入人类智慧的演变过程,今天傣族大量的历史文献,丰富多彩的古代传说、故事,传唱不衰的诗歌等,都是依赖傣文而流传下来的. 相似文献
63.
戴红亮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95-98,130
傣语、壮语、泰语等语言。同属壮傣语支,因此这些民族语的地名通名有许多共性,而且傣族和泰族后来在文化上接触频繁。而且都信仰小乘佛教。都从巴利语中借进了一些通名;这些民族在形成过程中又经历了各自的发展。地名通名又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比较这些地名的异同不但可以了解历史上这些民族的分布和迁徙,而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民族在文化上呈现出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4.
65.
上世纪廿年代,中医受旧政府歧视,通令登记限制,条例苛刻。江苏吴中地区常熟响应各地中医团体,提出抗议,发行医刊,派遣代表逐级向县市、省厅部门抗争。浒浦地区有常熟县医学会分会常务理事吴橘泉呈文呼吁,得到医界支持,为捍卫中华医学宝贵遗产作出有力奉献,至今当地人民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66.
67.
武文君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24-27
医巫闾地区在辽代处于较为特殊的地位,是辽代几位帝后的陵寝之地。其交通发展在辽代也达到一个高潮,为辽西通往辽东的必经之地。不仅与傍海道相连接进而拓展了中原通往辽东的交通路线,还在承袭前代的基础上完善了辽中京与辽东京的驿路;同时,谒陵路线、行军路线、内河航运穿插其中,形成以其为中心的重要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68.
邓婷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1):26-29
作为中唐时期的重要文学家,刘禹锡的很多诗歌呈现出与医药相关的内容。这些诗歌或体现作者对医药、养生的留意,或记述作者所见、所患病证。这些诗作的出现主要与作者久病成医、心志不舒且长期被贬谪的巴山楚水生活有关。对刘禹锡的涉医诗进行分析、整理,不仅可为刘禹锡研究及中唐士人心态研究提供新的视角,还可为中晚唐时期的医学研究提供文献依据,而其中关于养生内容的记述对后世的养生保健也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69.
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和医教协同明确要求医学院校和临床教学基地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协同作用?医教协同理念对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临床教学基地仍面临重重困境?政府?主管部门?学校和临床教学基地需根据医教协同的要求,共同解决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最终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70.
傣语中的水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东海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1):57-60
文章用文化语言学的观点,首先考察了西双版纳傣族居住的地理环境特征,认为“水”是西双版纳地理环境中一个十分突出的因素,因而,傣族文化中也具有十分浓厚的“水”情结。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进而分析了傣语词汇、俗语、诗歌与“水”的联系,试图以此阐明傣语中的水文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