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11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05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305篇
社会学   78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71.
通过对德宏旧城大寨傣族婚姻习俗的考察与比较,阐述德宏傣族婚姻习俗的变迁,认为德宏傣族婚姻习俗的主体核心仪式没有发生变化,而由主体核心仪式派生出来的非仪式部分则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嬗变。  相似文献   
572.
《民族论坛》2012,(3):42-44
遗产发现地:保靖县 苗画源自湘西苗族妇女绣花的样稿。 最早苗族妇女绣花的花样也是使用剪纸。及至清代末期,一位叫王正义的精通绘画的花垣苗族人,使用白色粉浆直接画在深颜色的布上,代替了古老的“锉本”剪纸,供妇女们直接按画刺绣。这种画在布坯上的刺绣样稿,生动而富于情趣,线条流畅又具有情感,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573.
剪纸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乳山市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和非物质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乳山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旅游城市,有着“东方夏威夷”的美誉。如何实现乳山剪纸文化和乳山旅游发展的有机融合和良性发展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构建了乳山剪纸和旅游事业融合发展的模型,以期为乳山剪纸的继承创新和旅游事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74.
剪纸,即在一张普通的纸上使用剪刀、刻刀等工具剪刻出美轮美奂的花纹,为日常生活进行装饰点缀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我国,剪纸艺术先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我国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代表,深受民众喜爱。本文旨在探究非遗视角下的剪纸文化传承,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575.
生活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自古从事稻作农耕,其主食以糯米为主,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体系。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政府政策的引导、对外交流的日益深入、外来人口的增多、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以及自我理性的选择,至21世纪初,其主食渐渐演变为以非糯性的饭米为主,且更加多样化。从糯米到饭米,可以看到主食改变的内外因素所产生的结构性迫力,亦可观察到一个地方族群社会文化变迁的内在机制与逻辑。  相似文献   
576.
文章在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就山西广灵剪纸的的历史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山西广灵剪纸艺术传承现状,最后从优化剪纸艺术创作体系、塑造多元化体验场景、畅通产业发展渠道三个维度阐述了山西广灵剪纸艺术的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77.
吴云 《学术探索》2023,(10):128-137
促进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向心力强化是夯实我们多民族国家政治合法性及国家认同极为重要的基础条件,也是当代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元朝起,傣族地方被纳入行省直接管辖。元至清时,傣族社会历经了先由王朝政府建立、完善土司制度进行治理,后期王朝对部分傣族地区改土归流历程。因此,傣族的国家向心力进入了一个培育、强化和巩固的历史新阶段。结合中华文化传统机制,可发现元明清时期傣族国家向心力表达存在两类主体,表达形式丰富,具有多层次的忠诚对象(国家象征)结构和秩序。元至清时,基于中华文化凝聚力及王朝在傣族地区持续的政治经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四个方面原因共同作用,傣族的国家向心力得以不断巩固和强化;但也有至少四个方面的突出因素对傣族的国家向心力巩固强化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78.
自乡村振兴计划实施以来,乡村文化中的民间“非遗”项目被作为文化扶贫的重要抓手吸引了众多的目光,在与安徽省省级“非遗”——剪纸项目传承人葛庭友访谈中,发现阜阳剪纸面临着剪纸风格模糊、资金投入稀缺、传承人才流失、传承环境消失等突出问题。而在乡村振兴视域下解决阜阳剪纸传承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其关键路径在于以下三点:第一,以剪纸为中心,设置非遗产地核心区;第二,多方力量促进,完善非遗传承机制;第三,吸收传统文化,提升本土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