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60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105篇
社会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41.
在怀海禅师(今长乐人)的传法弟子中,法正(籍贯不详)即是"第二百丈",受嘱传承衣缽;发展较好、影响教大者,则首推希运(今福清人)和灵祐(今霞浦人)。希运和灵祐门下分别发展出临济宗和沩山宗,世代不替,为怀海成为禅宗的天下师表,襄赞之功至大。  相似文献   
142.
《老友》2014,(6)
正清代大学士纪晓岚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河北省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的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用来"镇水"的。那一年暴雨成灾,寺庙山门倒塌,那两尊石兽也被洪水推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10年后募金重修山门,僧人们才感到那对石兽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们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去,于是他们划数只小船,拖着铁钯去找,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多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他的看法:"石兽不是木头做  相似文献   
143.
竹禅是清末著名佛学大师、古琴大师、书画大师.对其系统的文字资料记载比较少,且在现存有关竹禅的记载资料中,对同一内容往往记载也不一致.本文根据一些著名寺庙的寺志、地方志、名人辞典等相关资料及田野考察,对竹禅的生卒年代、家境、教育情况及书画、古琴造诣等内容进行考证,纠正一些资料中的误传,还原一个本真的竹禅.  相似文献   
144.
泗洲塔,俗称宝塔,位于惠州西湖西山顶上,始建于唐中宗年间。史载,唐代龙朔年间,西域名僧僧伽大师来到长安、洛阳等地教化,之后到临淮化缘,定居于泗洲(今江苏泗县),于景龙四年(710年)圆寂于长安。唐中宗命人在泗洲建塔供养其真身,于是各地仿效泗洲建僧伽塔,故称为泗洲塔。惠州泗洲塔呈八角柱体形,塔外为7层,内13层,砖木结构,为楼阁式佛塔。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苏东坡谪居惠州时,称此塔为大圣塔,又名玉塔,得名于苏东坡的著名诗句"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南宋诗人刘克庄则有"倒影人湖塔影长,湖光袅袅动斜阳。不知自起浮图日,几度金乌下复  相似文献   
145.
僧肇所弘扬的大乘中观般若学曾经盛极一时,且使具有较强理性思辨的魏晋玄学从此终结,将般若学从玄学中析分出来,同时从认识论、本体论、解脱论等哲学理论高度,为中国佛教建构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圆融体系,并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及思维方式,以及隋唐时代的天台宗、三论宗、禅宗,直至宋明时期的中国哲学思想,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哲学的纵深发展.然而,僧肇佛教哲学理论也有其局限性,不仅运用了玄学的词句,思想上也与玄学划不清界限.  相似文献   
146.
僧祐认为佛学界由于季世像运,僧徒务于玄虚浮游之谈,师心自用,不深究经典。刘勰则认为当时文坛“去圣久远”尚奇好异,不依旧体,穿凿取新,造成“将遂讹滥”“文体解散”的局面。师徒二人皆不满当时的情况,对其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详观僧祐、刘勰之作,知二人所尊崇之经典虽一为释氏之典,一为儒家之经。然鉴于佛界文坛浮虚矫诞,流弊不还的风气,回归原始经典,严辨正伪以矫讹翻浅、救俗拔溺,其苦心孤旨实极相若。  相似文献   
147.
《文心雕龙》作者刘勰与《弘明集》作者僧祐有着相似的写作初衷与具体举措、思维方法,各以"还宗经诰"与"尊崇律本"为本,具体举措都为尊经、重本、崇正,所用皆为"追本溯源""原始要终"的行文方式,二书共同体现了文化上的折衷圆融精神。  相似文献   
148.
日本学界虽然没有直接讨论过"日本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但在日本学者间也存在着相关的论述。从明治初期至昭和前期的日本学界,关于"日本哲学"出现了以不同研究对象而阐述的论著,然而基于同样研究对象较为全面的"日本哲学史"却一直没有诞生。关于"日本哲学"之有无,明治初期至中期的学者,通过论及"中国哲学"而使"日本哲学"的存在似乎不言自明。这期间虽然出现了"日本无哲学"的指涉,但学界并不进行其"有无"问题的反思。而在明治后期至昭和初期,一些学者则直接以近代以前日本存在"哲学"为前提,阐述所谓的"日本哲学史"。然而,由于学者各自考察的对象不同,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关于"日本哲学史"的论著。这是因为,近代以前的日本,作为"日本哲学"的经典文献究竟有哪些并不明确,无论企图切割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关系强调日本,还是在中国影响的语境中阐述所谓的"日本哲学",作为"日本的"独自性都难以成立。正是在这种"二难"的困境中,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学界基本上把明治以前的传统文献作为"日本思想史"进行研究,把明治以后的日本人研究西方哲学的相关论著以及采用西方哲学方法撰写的哲学著作,作为"日本哲学"的研究对象。这是迄今为...  相似文献   
149.
康有为《论语注》认为:“盖学道,贵中行之资,刚柔兼备;而任道,则非志高气上者不能,虽有小偏,终有大成。”明末清初,“中”只能是短暂的不稳定状态,狂者、狷者与“退懦”是三种人生范式。四僧是狂狷之士,而四王则近于“中行”,前者以“甚深之思”、“过情之怨”创作,“虽有小偏,终有大成”,后者以“中行之资”尽付于画,却“因”多而“革”少。  相似文献   
150.
根据新出的花园庄东地甲骨,本文认为,甲骨文的""应是"祐"字,在卜辞中用于祭祀。甲骨文中的"鬯",前人多看作祭祀动词,本文联系卜辞多省略的特点,认为"鬯"并无动词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