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86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43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56篇
理论方法论   56篇
综合类   638篇
社会学   318篇
统计学   3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考释《山海经》中有关古朝鲜的两条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海经》中 ,多处谈到上古朝鲜半岛的事物和情况 ,而明确标出“朝鲜”二字者却只有两条 ,按袁珂先生 1995年的《山海经校译》本 ,则为《海内东经》篇的“海北山南”条和《海内经》篇的“朝鲜天毒”条。对于前者 ,如果明确了“在列阳东”和“海北山南”的各自含意 ,便可知晓古朝鲜 (起码是公元前四至二世纪 )的基本位置 ,从而否定了什么“辽宁说”和“迁移说”。对于后者 ,主要是把“天毒”二字解释明白。研究者们对“天毒”二字其说不一 ,有“衍文说”、“东屠说”、“沃沮说”、“带方孤竹说”和“辽西孤竹说”等 ,而笔者则主张其为“王居说” ,它是古朝鲜都城在从古朝鲜语转化为汉语时的译音 ,即战国时译为“天毒” ,其后又译为“险渎” ,最后落实到《史记》朝鲜列传一文中的“王险城” ,古时的王险城即今日朝鲜首都———平壤。而如“天毒”不是郭璞所注之古代“天竺国” ,则《辞源》中的“天毒”条似亦难于成立。  相似文献   
142.
天说     
天的观念对于中国上自君王下及黎民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全方位、多层次地探讨古人对天的阐述,力图以全新的科学哲学概念对现代天的本质属性作新的概括,开拓对于天及天人合一社会结构探索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3.
冯玉辉 《船山学刊》1994,(2):143-146
关于王夫之与邵阳坻坪刘氏一族的关系,王夫之的著作、诗文集与王船山年谱均未涉及。但在晚清罗正钧先生编撰《船山师友记》载有“刘永治、邵阳人”一条。罗氏在按语中称,“《武夷先生行状》篇末书“门下后学刘永治填讳。”《行状》作于癸亥(清康熙二十二年)。辛酉年有《中秋向夕、自观生居同刘生小步归草堂、月上》五律二首,《分体稿》甲子有《五日同刘、蒙二生小饮》五律一首,此刘生当是门人之列,诗皆作于前后两年,未知即否永治。  相似文献   
144.
明教大师法贤是宋初来华译经的著名印度僧人,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但对于其人其事,却有不同讲法,更有学者认为是宋代华化摩尼教民间教派明教的僧侣。本文主要依据《中华大藏经》等典籍相关内容,考证法贤其人的身份、籍贯、原名、译经等情况。  相似文献   
145.
24岁的哈尔滨女孩刘畅因为肝癌晚期而怅然离世。然而,就在为她办完后事的第三天,她的亲人们爆发了一场家庭大战,而这场大战的诱因,竟是当初社会为她筹集的十几万爱心捐款……  相似文献   
146.
一个年轻男子,肇事后逃逸,因心中愧疚,在10年时间里,对受害者的家属进行慷慨资助!10年之后,他竟和受害者的女儿结成了夫妻!在享受幸福婚姻的时候,他也想将心中的秘密永远隐瞒下去。但最后,他还是鼓足勇气向妻子坦白了一切,妻子会原谅撞死父亲的仇人吗?  相似文献   
147.
<正>一大清早,刚在办公室坐定,蓉儿就来求我,花疏,既然你不爱唐明,就放他一条生路吧?  相似文献   
148.
嗜酒、赌博、迷恋女色、动辄拳脚相加……多年来,面对丈夫不断升级的种种恶习,生性懦弱的妻子选择了屈辱的忍让。而为了让儿子安心读书,她甚至违心地请求丈夫以及知情的亲朋好友保守秘密,千方百计营造家庭和睦的假象。然而,当儿子知道真相后,他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49.
周公创制“仁”字并实施“仁政”,是中国儒家践“外王”而兼“内圣”的真正创始人.宋明理学突现儒门“心性”侧面,改“周孔并称”为“孔孟并称”.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从孔子开始讲,影响巨大.但傅斯年、徐复观、许倬云、成中英等均已指向周公奠基中国哲学.而李泽厚先生近年借鉴考古成果,提出了影响较大中国文化在周公制礼作乐中实现“巫史传统理性化”理论,也明确了周公奠定中国哲学基础.周公“天—仁”哲学之所以是中国哲学“原型”,极简言之,一是“天人之际”一直是中国哲学主题;二是“天”、“仁”分别是中国哲学表达“外在”和“内在”的最古老且至今俯视中国理性的最高哲学范畴.  相似文献   
150.
《人天宝鉴》是一部佛教笔记体著作,此书在内容上广收儒释道三教和禅教律三宗先德尊宿之言行,在编纂手法上则采取案例筛选和文本剪裁的方式,以此来支撑和印证佛教融合理论.此书是佛教融合理论在禅宗文献领域的一次初步实践,不但标志着融合思想的论证策略发生了转向,也意味着其发展层次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