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11篇 |
免费 | 42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86篇 |
劳动科学 | 8篇 |
民族学 | 43篇 |
人才学 | 16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356篇 |
理论方法论 | 56篇 |
综合类 | 638篇 |
社会学 | 318篇 |
统计学 | 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99篇 |
2014年 | 234篇 |
2013年 | 123篇 |
2012年 | 108篇 |
2011年 | 63篇 |
2010年 | 83篇 |
2009年 | 95篇 |
2008年 | 98篇 |
2007年 | 124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作为战国“显学”的墨学在秦汉时代已经衰落下去,但这并不意味着墨家思想和墨家精神的断流。《太平经》就对墨家的“天志”、“明鬼”学说,“节用”、“节葬”主张,“力作”精神以及“兼爱”思想进行了吸收、借鉴并改造、发挥,用于自己学说的经典主张。考察比较《太平经》和《墨子》,不仅对于全面梳理这部早期道教经典的庞杂思想体系有重大价值,而且对于理解秦汉以来墨家思想的演变脉络也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952.
一家老小在四合院里其乐融融地生活,曾是旧时北京人最为熟悉的画面,老北京的四合院宛若一个神奇的“盒子”,将最传统的京味文化,最地道的百姓生活——包容其中,如今的四合院,虽没了旧时的韵味,却添了新的风情,这里不仅是北京人的家园,也成了外国游客流连忘返的天地…… 相似文献
953.
素描 《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2013,(11):9-11
当狂风暴雨来临之际,没有人会因此勃然大怒,他们知道风雨不会长久停留。你见过没,青海湖边成千上万亩摇曳着的油菜花,青海湖里结满厚厚冰层的模样,青海湖像一颗永恒的眼泪。那一定是爱情最后被遗忘的地方……蔚蓝,海深情,映着并不浪漫的相逢苏一凡不属于曲麻河的人,林亚茹不用抬头看他就已经知道。他的手指太过纤细苍白。他的嘴唇太过紫绀色,他来自江南,来这还不到一个月而已。说不定,待几个月就走掉了,这样的事情她看多了。 相似文献
954.
管理是企业永恒发展的主题。促进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必须从企业管理入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管理体系。本文以天能集团为例,重点论述当前加强企业管理应从强化管理理念、方法、机制和文化创新入手,做好企业战略管理、精细化管理、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信息化、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955.
郭晶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91-93
一、教学设计理念(一)根据课标中对小学高段语文教学要求:1.识字写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2.阅读:(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速度。(3)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在阅读中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5)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956.
王红旗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6,(4):51-59
《天望》《天外》是荷兰华裔女作家林湄,运用俯仰天地的特殊“边缘”视角,超越时空与文化的跨国界、跨宗教、跨文体的写作方式,以隐喻的诗哲性语言、博爱的性别关怀伦理,书写曾经领跑世界现代文明的欧洲这一片人文沃土,华丽表层之下弥漫着自然与精神的重重雾霾,导致生存与此的人类患上极度的恐惧焦虑症。在这两部作品里,林湄关于灵魂与人性、时空与存在、家国与宗教、钱权与欲望、有限与无限等等哲学问题的沉思,以东西方人性的情感世界内核、婚姻家庭物象的文学叙事,走进了社会众生的一个个灵魂的秘境深处。并以一代代人的灵魂镜像群,寻找人类之爱的心性同构,探究“人类精神”生态之嬗变的世界性意义。 相似文献
957.
959.
司国芹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4):44-47
女娲氏是中国人的始祖神、创世神,女娲神话是中国的创世神话,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女娲补天的故事对中国文学,特别是古代小说产生持续影响。"补天石"在古代小说中出没幻化,在《豆棚闲话》、《红楼梦》、《五色石》、《新石头记》等书中一再现身,从五色之石到幻形入世,"补天石"经历人化的过程;"补天石"故事在小说中不断发展,反映出时代变化,也反映出人对自身生存对文明认识的发展,更反映出小说的演变。 相似文献
960.
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天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主要依赖于天琴世家、民间艺人、社会团体、学校以及政府组织等一些社会群体,这些群体对天琴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群众保护意识比较淡薄;传承面较窄,流传范围受限;专业的天琴词曲创作人才奇缺;天琴表演艺术和制作工艺的“原生态”特色正逐步消失;民间多自发传承保护,政府措施较少;天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关系有待正确处理等.这些问题亟需采取有力的措施来解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