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06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45篇
理论方法论   53篇
综合类   397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51.
抗战时期,伴随着贵阳市政府成立而创办的《贵阳市政》,以宣达政令、训练市民以及广泛征集市民的批评和建议为办刊宗旨,研究城市建设之理论与实际问题。《贵阳市政》聚集了大批具有一定影响的作者群,收录了大量的贵阳市政府制定的各类地方性法规、历次市政会议记录以及广大专家学者发表的市政研究论文,这些文献对于研究抗战中后期贵阳城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等极为珍贵,是研究抗战时期贵阳城市发展乃至贵州社会变迁的必备史料。  相似文献   
252.
《社科纵横》2016,(11):38-41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紧紧围绕贯彻十八大精神,提出新时期党和国家发展的两大主题,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二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全面"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以"中国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目标指向,是实现两大目标的战略抓手。也是构成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领会和贯彻好"四个全面",要从治国理政的高度认识和理解它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53.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六大、十七大提出形成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标志着党的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的重要转变,这是一个从静态到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从平面到立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254.
胡安国身处两宋之交历史与政治重大变故时期,现实的屈辱逼迫他思考政治变革的出路问题.他坚守儒家政治立场,从孔孟仁义之道与董仲舒“天命”君权的信念出发,在《春秋传》中集中阐述了他治国理政思想的“义理”精神.其内容主要涉及崇义理之天,坚定儒家理论自信;释尊王之理,坚定君主制度自信;申尊华攘夷之义,坚定华夏民族文化自信.在一定程度上,胡安国把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义理”精神推向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55.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我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在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但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就必须紧密结合当前教治教育朝着健康稳健的方向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也应该从"说教"转变成"参与"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使思想政治教育突出个性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256.
《东岳论丛》2017,(2):13-25
党的十八大以后,立足于新的历史起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在经济思想方面形成了独到的思想理论体系。这个思想理论体系是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现实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思想精华,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因应中国经济发展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后经济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产生。这是一个思想理论体系的伟大创新,这些创新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目标的新表述,经济发展趋势的新判断,发展理念理论的新集成,发展动力理论的新探索,发展道路理论的新概括,经济制度理论的新拓展,体制机制理论的新突破,国际经济理论的新倡议。  相似文献   
257.
殷民娥 《决策》2014,(12):10-11
<正>社会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和依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社会组织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但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发展整体缺乏活力,并没有出现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大发展、大繁荣局面。社会治理创新需要社会组织参与当前,社会治理在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服务、化解社会矛盾、建设基层民  相似文献   
258.
乡政村治是当前我国农村最基本的治理架构。乡政与村治二元并存的治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难以避免的内在矛盾和问题,制约着乡政村治的运作。建设服务型基层政府是实现乡政与村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59.
调研困局     
【策划人语】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鲜明地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后来他又指出,“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作为颇具中国特色治国理政的传统法宝,“中国式调研”面临着哪些挑战?功能发生哪些变化,形式经历了哪些演变?饱受诟病的形式主义,诱因是观念问题还是方法问题?当下,我们是否需要更多的调研活动去作为决策支撑?中国式调研,亟需从形式和方法上去芜存菁,因为,只有回归到“问题导向”,以解决问题、支撑决策作为逻辑起点,我们才能有“正确的调查”,才能真正获得“发言权”。  相似文献   
260.
从社区与社区治理的一般理论和中国社区治理实践入手,阐述了社区治理革新的意义;其后分析了当前中国社区治理面临的困境;继而结合顺德社区治理改革实践经验,探讨政社分离与党政社群互动为社会治理打开的新局面;最后,对顺德社区治理实践进行评析,讨论党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以及政社分离后村、居委会的枢纽化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