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5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4篇 |
民族学 | 25篇 |
人才学 | 9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342篇 |
理论方法论 | 53篇 |
综合类 | 571篇 |
社会学 | 42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64篇 |
2013年 | 56篇 |
2012年 | 73篇 |
2011年 | 82篇 |
2010年 | 57篇 |
2009年 | 72篇 |
2008年 | 75篇 |
2007年 | 64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罗超华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3,32(4):93-96
崔与之曾“七辞参知政事,十三辞右丞相”,是南宋后期有名的贤臣.而他同时也作为一位文学家名世,有“岭南儒宗”之称,并开创了“菊坡学派”.嘉定十三年(1220)他奉旨入蜀,在蜀五年,政绩颇多.而他在这期间也间有诗作,惜现存不多.从仅存的蜀中诗来看,崔与之在蜀中交际颇广,时常与丁黼、李曾伯、洪咨夔等人唱和,而这也成为他蜀中诗歌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52.
“道”“玄”“一”均为《抱朴子内篇》的核心概念。葛洪以“一”为桥梁,沟通进而统一“道”与“玄”的“一贯道玄”理论构架,并以此会通道儒思想,构筑了一个兼综道儒的神仙道教哲学体系。据此,葛洪提出了新的道儒关系。 相似文献
53.
薛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5(4):22-31
奢靡世风之下的儒、商互动,建立在士人逐利、商贾求名基础之上,导致士商相混,界限模糊。这一方面促使郎署文人自觉不自觉地调整、改易着其写作风貌,以前多适用于上流社会的一些应用文体,很大程度上因之走向商贾、市井之家,逐渐普泛化、世俗化。另一方面,它又是“性灵”说的催生剂。同时,还使得一些郎署文人关注通俗文学,自觉参与到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样式的创作、刊刻、批评与传播过程中。这从内外两个层面,对郎署文学形成很大冲撞,致使其文学权力下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标志着晚明文学开始由以传统诗文为主的雅文学,逐渐向以小说、戏曲为重心的通俗文学转型。 相似文献
54.
白云娇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3):71-79
与南朝对佛教的兴趣偏重于义理不同,北朝佛法之特征主要表现为造像立寺、穷土木之功等礼佛实践。这种特征在思想领域体现为儒佛并重的文化倾向,也从表现内容、表达方式、体裁发展、语言丰富等不同方面对北朝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促使其形成“辞义贞刚”和“重乎气质”的独特文风。 相似文献
55.
陈来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5):19-26
不管"儒"字在字源上的原始意义如何,从学术史的观点来看,战国时代的其他学派对"儒"的思想刻画,已经鲜明地呈现出儒家的思想特质;而战国儒学在运用"儒"字上所表达的自我理解,更突出显现了何为儒之人格,何为儒家的学说宗旨在当时的通行理解。尤其是,战国末期的儒学大师荀子对"儒"的理解,作为战国时代评论各家"儒"的总结性代表,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自我理解和自我期许,同时也反映了儒家因应秦的统一的时代即将到来的新的追求。 相似文献
56.
李茂叶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76-80
王弼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圣人具有超拔的智慧而不滥用智慧,"圣人有情论"还圣人以正常人的生命情感和自然之性,把人格神还原为普通人.在树立"圣人"这一人格典范时,王弼将儒家的理想融人道家的自然,以道家的思想改造传统的儒家经学,形成其"内道外儒"的人格特征,在对经学的重新阐释中将道家推向历史的前台,掀起魏晋玄风,中国哲学思想在这里出现了大的转折,对后世的文学、美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吴象枢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5,(1):25-29
梅山儒礼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一脉相承,虽然有神秘的程式,但无论是框架、内容,还是形式,都体现出我国儒家所倡导的平等的人本精神。单从祭祀活动所选取的祭祀对象就可以解读出梅山儒礼呈现的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和谐生活、兼济天下的思想。 相似文献
58.
庄文泉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29(4):50-53
在现代东西方描写性爱的小说家中,郁这夫与劳伦斯是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的两位作家。由于这两位作家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以及这两位作家对性的主观认识和艺术修养的差异,导致了他们性爱叙事的伦理诉求不同。这些差异的背后体现着他们之间明显的中西文化传统差异和性爱描写现代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9.
高寿仙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1)
张居正既是一位卓有成效的政治实干家,又是一位独具特色的政治理论家.他认为秦朝推行的严酷政策,是“王道”陷入困境后的必然逻辑结果,又主张“法后王”,提倡“为下不倍”,反对“生今反古”.他的这些政论,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为了证明“治体用刚”的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必要性.他认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是“振纪纲”,而要“振纪纲”就必须“综核名实”,严禁士大夫聚众讲学,议论朝政.可以说,张居正继承并融贯了儒法两家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技术,形成了一种崇尚实学的实用主义政治理论. 相似文献
60.
史华慈的<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以为严复作<天演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反驳赫胥黎,替斯宾塞辩护,是不能成立的.这涉及到严复令史华慈大感困惑的一点:在决定论和唯意志论之间游移.这多少是因为史华慈深谙西方哲学中决定论和唯意志论的对立,而对中国哲学中从荀子到刘禹锡、柳宗元等,在传统的"天人之辩"上,主张"天人相分"的传统缺乏深入的了解,而严复恰恰是继承了这一传统.严复的理路,还可以在儒佛乃至民间心理中寻找到更多的依据,而史华慈所说的"力本论"其实是其一贯之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