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18篇
  免费   564篇
  国内免费   132篇
管理学   987篇
劳动科学   59篇
民族学   307篇
人才学   224篇
人口学   34篇
丛书文集   4958篇
理论方法论   777篇
综合类   9106篇
社会学   808篇
统计学   154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486篇
  2022年   430篇
  2021年   547篇
  2020年   460篇
  2019年   386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349篇
  2016年   394篇
  2015年   607篇
  2014年   1061篇
  2013年   900篇
  2012年   1012篇
  2011年   1190篇
  2010年   1131篇
  2009年   1133篇
  2008年   1264篇
  2007年   1021篇
  2006年   898篇
  2005年   791篇
  2004年   607篇
  2003年   588篇
  2002年   491篇
  2001年   389篇
  2000年   333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诗经.国风》的民歌性,首先根据民歌的涵义,从乐调、艺术形式和内容三个角度说明“国风”符合民歌的特点;然后从反面的“非民歌说”的观点出发,解释国风虽用于周政权“化南”的政治目的,但其体仍为民谣。  相似文献   
182.
宜春话有一个将来时态助词“格”。它可以放在动词、形容词、少数名词、数量词之后,表示事件即将发生。“格”具有离散功能,可看做离散标志。“格”字句常表意愿、推测、提醒、警告。“格”的本字是“去”。  相似文献   
183.
由于对受众的想象存在着文化低端化定势,当下都市娱乐类传媒大量采用了流行言语和时尚言说方式,形成一种夸张、油腻、生僻化、雷同的言说风格。这种言说风格通过持续而广泛的传播,正在影响着我们的语言规范,其更深的社会文化背景则是公众心态的普遍浮躁和对语言规范的解构。若不注意控制这种言语文风,将对语言体系的健康发展产生过多的噪音。  相似文献   
184.
胡满姑 《中南论坛》2006,1(2):119-121
化归思维法是数学思维中常用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以范例形式从两个方面说明了化归思维的过程。一是将难度较大的级数求和问题,通过求导,寻找和函数及其导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将问题转化为求微分方程的解;二是将实数范围内的求和化归为复数范围内的求和。  相似文献   
185.
近代中国接受的是苏式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哲学。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哲学经毛泽东等人的阐释逐渐“中国化”并成为中国哲学的主流。它是一种实践性与通俗化更为显明,既有教条与政治化倾向,也有实事求是之精神,并注入了民粹主义(或民本主义)、儒家哲学等中国传统思想资源的带有苏式与中式双重特色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86.
作为百货业从业者,作者从自身经营管理实践出发,认为时尚性是现代百货商场经营的本质特征.并以北京翠微百货为例,阐述时尚化经营的目标定位、商品选择、价格策略、商场形象等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87.
本文认为“大 NP”结构中的“大”是表示事物突显性的标记词。从空间维度词到标记词,“大”经历了语法化的过程。隐喻在这个过程中显示了作为词义引申触媒的作用和作为人类重要认知工具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8.
霍秀媚 《探求》2006,1(2):19-27
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但并不意味着人类文化的趋同,相反,全球化引起的文化冲突明显,而文化冲突的核心却是价值的冲突。在全球文化发展中,为避免我们的民族文化成为弱势文化,我们必须将文化的民族性置于世界性的观照下,融入世界的主流文化中,在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中国国家利益为出发点,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建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89.
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形成注重以“仁”为本的儒家美学,力图建立情感、心理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品德高尚的理想人格;道家美学注重“道”,追求人与自然的诗意对话,达到物我合一的至高审美境界,成为儒家美学的有利补充,两者在相互冲突、同化中发展、创新,共同构成中国美学的主体,体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性。  相似文献   
190.
从范畴化角度看,汉语复合词的语义功能是实现次范畴化,复合词的语义结构为“范畴特征+范畴”。汉语复合词的从属成分具有分类性,凸显范畴特征,范畴特征可以分为对比特征、标记特征和突出特征三类。复合词的核心成分表示范畴,但表示不同层级的范畴。不同类型的范畴特征语素与不同层级的范畴语素组合,实现汉语复合词不同层级的次范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