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7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252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93篇
人才学   9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988篇
理论方法论   286篇
综合类   2734篇
社会学   50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409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396篇
  2008年   459篇
  2007年   370篇
  2006年   333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81.
882.
本文讨论儒家思想传统在近代和现代所遇到的五个主要的挑战 :科学 ,民主 ,女性主义 ,环境主义 ,以及儒家自身如何生存下去的挑战  相似文献   
883.
为人 处事 是 一个 老 生常 谈的 话题 ,在现 代社 会力 主 张扬 个 性的 年代 ,讨 论这 个 话题 ,对 于现 代 个性 的健 全 完善 尤显 重要和 迫切 。因 为 不少 现代 青 年过 度的 个 性张 扬带 来 人际 关系 紧 张,产生 了诸 多的 社 会问 题 。中国 古 代儒 家 关于 为人 处 事的 “中庸”、“和为 贵 ”思想 博大 精 深,富 含精 华 ,现代 青年 通 过学 习和 借 鉴,以 及日 常 生活 实践 的 努力 修为 ,完 全可 以达 到 现代 个性 适度张 扬与 古 典收 敛个 性 、“和 为贵 ”的 完 美同 一,走出 为人 处 事的 种种 误 区和 困惑 。  相似文献   
884.
春秋时的管仲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一匡",建立了千秋功业,但学者们对此看法并不一致.就儒家学者孔、孟、荀来看,孔子赞之"如其仁,如其仁",孟子认为管仲佐桓公乃"三王之罪人",荀子从"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角度肯定了管仲的事功.孔、孟、荀在品评管仲中表现出的不同,反映了三家在学说体系上各有取舍.  相似文献   
885.
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儒家法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儒家法哲学在今天已经衰弱了,但是,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主流文化,儒家法哲学在当代中国并没有消亡,它构建了中国人的生活内容.儒家法哲学中的内容并不都与法治思想相冲突,因为传统、文化、宗教、种族等方面的原因,西方的法治思想不可能解决中国司法中面临的所有问题,而儒家法哲学中的道德法则、亲情伦理、"诚"、"信"、"息讼"等内容完全能够成为当代中国法治社会的文化资源,为中国的法制现代化提供有益的法律资源,为当代中国的司法实践寻求一条更适合于中国人的法律之路,这也正是复兴儒家法哲学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886.
夏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忘我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成为公而忘私的典范,其本人也受到了历代人民的无限崇拜.由于夏朝无文字记载,故对于历史上有无夏禹其人,学术界一直有争论.考究<尚书><诗经><史记>和<论语><孟子>等有关史籍的记载,可以肯定地说,历史上确有夏禹其人,而所以出现种种矛盾的记载,与受传说的影响和将其他治水英雄的事迹也归入到禹的身上有关.后人崇拜大禹,除禹治理水患,造福百姓这一根本原因以外,还与后世儒家为了替自己的学说寻找理论依据及劝说封建帝王推行仁政而着意推崇和拔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87.
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根魂源。本文从经典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智慧、记载的中华民族交融历史、反映的中华民族团结思想、表达的中华民族进步历史观四个方面着手,着重探讨了儒家经典之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基础作用,反映了经典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有资源。认真梳理经典文献中记载的各民族交往历史,提炼其中团结进步的精神价值,是促进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形成的重要途径。传承经典、研究经典、保护经典,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由之路。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当从经典始。  相似文献   
888.
古人云: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万事在人,如何选人用人往往关系到一个家族、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国家的荣辱兴衰。孔子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孟子说: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由此可见,先秦儒家充分认识到了选人用人对治国理政的重要性。那么,儒家到底主张什么样的选才之道呢?举直错诸枉,则民服哀公问孔子:何为则民服?孔子回答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相似文献   
889.
基于泛伦理主义,儒家所构想的君子呈现出伦理性特质,这主要表现在四个层面。一是君子本质凸显伦理理性。儒家赋予君子更多优秀道德品质内涵,使之由侧重于表示身份、地位的称谓转化成为侧重于道德理想人格范式的称谓,并具有德性伦理与德行伦理的二重意蕴。二是君子致力于追求道德价值。儒家思想中的君子体现了对人类道德价值的共同愿望,不仅展现了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人生态度和厚德载物的博大宽容道德情怀,还彰显了重道与积德的道德至上精神品格。三是君子讲究道德理想。在儒家看来,一个有德有位的君子为人处世、治国理政要坚持善政以使民众向善、为善,要通过自己的道德示范作用对"有道社会"和"善治社会"进行建构。四是君子注重自我道德修养。儒家要求君子注重个人的自我道德修为,注重好学、修身、重行和改过,以此提高道德品质与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890.
礼仪制度是华夏文明的根本特征之一,它具有等级性、象征性和政治性三个特点,这从礼器、礼物、礼辞、礼仪动作、行礼的时间和空间等要素中都可得到说明.中国古代礼制的繁复程度及其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之深巨,它与专制政治、宗法社会结构结合之紧密,都为世界其他文明所罕见.由之可以透视中国传统文明的其他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