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61篇
  免费   357篇
  国内免费   124篇
管理学   1606篇
劳动科学   105篇
民族学   221篇
人才学   276篇
人口学   87篇
丛书文集   3157篇
理论方法论   694篇
综合类   9068篇
社会学   945篇
统计学   1083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79篇
  2022年   376篇
  2021年   409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397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368篇
  2016年   375篇
  2015年   568篇
  2014年   1005篇
  2013年   835篇
  2012年   969篇
  2011年   1120篇
  2010年   1035篇
  2009年   1207篇
  2008年   1229篇
  2007年   900篇
  2006年   810篇
  2005年   764篇
  2004年   633篇
  2003年   550篇
  2002年   542篇
  2001年   526篇
  2000年   439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六国文化有一个初步的整合,具有“整齐百家”的政治意图,并在秦始皇初期进行了“外法内儒”的尝试。其后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儒生、博士、方士与秦始皇、李斯等人在“学古”与“师今”的问题上产生重大矛盾,“法家”之名正式出现且地位不断上升,儒家被排斥出秦王朝的文化领导地位。秦朝初期的“学古师今”一变而为“非古师今”,秦王朝文化环境就此恶化,石刻文本的书写内容与士人心态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动摇了嬴秦的统治基础。  相似文献   
42.
词汇被比作为构成语言的建筑材料,因此学习词汇、扩大词汇量非常重要。构词法作为扩大词汇量的主要方法之一,却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对英语构词的主要途径之一——转化法作了介绍,并给出了一些例句、例词,以期引起学习者对它的兴趣与重视,并使之成为扩大词汇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儒、释、道三家哲学的共同特正是“无我相”;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根本精神也是“无我相”,代表儒释道三家精神的诗人屈原、王维和陶渊明三派诗歌,以艺术手段显现至高无上之境──“物我皆忘”,“物我一体”、在此境界之中,诗歌作为艺术家心灵的外化,绝不是中纯的语言文字对情感的渲泄,而是生命中修炼境界的极致,通达这种“无我”的人格境界和艺术精神,正是中国诗歌艺术的根本精神,  相似文献   
44.
《决策探索》2005,(1):32-32
李刚曾任黑龙江省绥棱县县委书记。他是马德腐败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他为自己买官“花费”人民币42.5万元、美元1万元:卖官收了131人的贿赂219万余元。他把当官看做做生意。想当官就买,买官是为了卖官。最终他因马德案牵出。日前,他因行贿罪、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黑龙江省高级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其妻焦红霞因犯行贿罪、转移赃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相似文献   
45.
<正> “非典”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建立和完善城市危机应急指挥系统和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如何建立危机应急指挥系统和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仅就城市危机等级划分与城市危机应急法制提出我的建议。 1、城市危机等级划分及相应应急对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46.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我国证券市场存在较为严重的盈余管理现象.针对该现象,本文从盈余管理动机出发,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特征.本文采用管理后盈余分布法,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2001年至2003年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分布特征,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仍然存在很强的盈余管理动机,而且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受到政府监管的影响.最后,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盈余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7.
清华简第四册《筮法》中的"焉"字凡二见,形体分别作■、■。它与中山王器铭中的"■"字很可能是同一个字。该形体不见于其他文字系统,很可能是晋系文字"焉"的一种特殊写法。在一定条件下,它多半可以出现在语气助词"也"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48.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