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3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415篇
劳动科学   54篇
民族学   98篇
人才学   198篇
人口学   176篇
丛书文集   709篇
理论方法论   1471篇
综合类   2623篇
社会学   1141篇
统计学   61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638篇
  2013年   579篇
  2012年   567篇
  2011年   626篇
  2010年   572篇
  2009年   576篇
  2008年   520篇
  2007年   323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周津菁 《南方论刊》2006,(12):88-89
小说《初吻》讲述的是儿童叙事者兰柱在自然状态下,对女性的探索故事。女性是自然之神的投射物,兰柱对女性的认识过程也是对自然的寻觅过程,是健康状态下人之天性;伦常世界的介入,阻断了这个健康而自然的生命过程,也阻断了中国文化对自然的感悟和探索发掘的途径。  相似文献   
72.
73.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我国农村问题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殊表现,对贵州省大方县部分农村学校进行的调查表明,当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社会、学校、家庭和留守儿童自身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4.
张德璧 《中华魂》2004,(9):23-25
1937年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我们党经过极其复杂艰苦的斗争才实现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12月,我党在武汉成立了八路军办事处和中共中央长江局,由周恩来、项英、秦邦宪、叶剑英、王明、董必武、林伯渠7人组成。  相似文献   
75.
76.
家庭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家庭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造成了一定影响。文章从社会化的角度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缺失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77.
中国流动儿童政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玲  李兵 《人口研究》2007,31(2):71-80
本文从儿童权利平等的角度出发,结合2003年“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生活状况调查”数据,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深入分析流动儿童政策的现状,剖析国家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义务和责任关系,分析影响流动儿童政策制定、执行等环节的因素,针对流动儿童主要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8.
家庭环境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环境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环境因素。家庭文化氛围不佳,家庭心理环境残缺不全、家庭教育主体素质较差及教养方式不当,致使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面临困境,其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心理及行为等诸多方面出现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79.
黄长怡 《今日南国》2007,(12):34-36
现象解析郑渊洁的童话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国内第一位打破说教面孔、站在儿童角度讲述故事的童话作家。在他的作品里,抨击学校教育,鼓励孩子发挥本色,自由创新,文风轻松活泼,想象力丰富。新颖的风格加上丰富的创作  相似文献   
80.
儿童具有天然的脆弱性和依存性,因而需要对其进行关爱保护和福利保障。近十年来,我国针对社会转型过程中大量出现的失依、残疾、重病、流浪、贫困、受虐、监护缺失等类型困境儿童出台了一系列生活保障和关爱保护的政策,试图构建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以促进儿童的福祉和发展。但受制于专业人才配置不足、专业理论指引不强以及基层工作人员行政思维惯性固化等因素,导致困境儿童政策与服务层面均存在文化敏感性不足的问题,表现于注重对象资格识别而对对象内部需求差异关注不足;注重儿童工作网络建设而对福利传递效能关注不足;注重货币化救助帮扶而对专业服务提供关注不足;注重活动化短期服务而对全生命周期服务关注不足。因此,在探索困境儿童政策优化和精准服务创新过程中,很有必要在文化敏感和需要理论指引下,应采取服务理念更新、福利制度优化、专业人才配置、多元主体整合、整体性服务供给等策略,以促进中国特色的儿童福利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