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9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207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71.
论文借助文[1]、[4]的重要结论,采用文[2]、[3]、[4]的有关技巧和作变量替换的方法,给出了几类可积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及二维变系数线性微分系统,并提供了求解的方法及通积分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72.
173.
《老子》的“知”论是立基于这样一种“常道”观念:“常道”并不外在于天地万物,而是作为其本性寓于天地万物之中.老子“知常”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对“常道”的认识应当且必须通过“自知”途径来达成.这种“自知”以“致虚极,守静笃”的修心功夫为基础:一方面是遵循“既得其母,以知其子”的认知逻辑而达到“得道”与“知天下”相互统一的“知常”;另一方面是遵循“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的行动逻辑而达到“知天下”与“守道”互相统一的“观复”.“知常”是“观复”的前提,“观复”是认知主体在自适其本性的生活实践中自我体会其本性的妙用,并借助于这种自我体会来达到对“道”的妙用的体认.  相似文献   
174.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偏常维度跨时间稳定性以及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量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4版以及中国大五人格问卷对4所高校大二学生间隔半年进行两次调查,共追踪到179名被试。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在反社会人格偏常维度上时间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F=7.055,P〈0.01),其余人格偏常维度上时间主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分裂型、反社会型、边缘型以及自恋型人格偏常维度上性别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7.682、16.641、7.060、21.420,P均〈0.01)。回归分析表明神经质人格特质与人格偏常呈极其显著正相关(t=6.092,P〈0.01),而宜人性人格特质与人格偏常呈显著负相关(t=-2.169,P〈0.05)。结论:大学生人格偏常维度具有稳定性,神经质和宜人性与人格偏常有关。  相似文献   
175.
荀子是对先秦诸子百家作总结式的大思想家 ,其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等方面的思想皆相当丰富 ,所以人们在对其主流思想作深入研究的时候 ,往往忽视了对其非主流思想———生态伦理思想的探究 ,这是与荀学研究的繁荣局面不相称的。当今 ,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 ,现代生态伦理学学者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予了高度重视 ,为此 ,对荀子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就摆到了我们面前。一、“天行有常”的生态伦理意识我们说 ,荀子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首先是与其“天行有常”的生态伦理意识分不开的。荀子在《荀子·…  相似文献   
176.
向世陵 《文史哲》2003,(5):71-76
汉魏晋学术的走向是在“同”与“统”、“变”与“常”的纠结中向前推进的。不论是“三同”还是“一统”,天、道都是既变又不变 ,儒家天道必须为自身的合法性进行论证。百家之统合其实不在于学派的门户 ,而在于是否能够从理论上说明致极归一、以一会众的道理。玄学作为儒道兼综而搅起魏晋学术变革波澜的产物 ,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将孔、老二圣会通起来。儒道轮替交织 ,“三玄”因变而兴起。“性与天道”玄之又玄 ,但玄虚亦需要周乎时变 ,从而走出一条既不回避孔老的对立冲突、又能将双方引向互补共济的新路。  相似文献   
177.
张振羽 《学术论坛》2012,35(12):85-88
在近代汉语中,时间副词"趁常"当是由副词"趁时"类推而来的。语气副词"可知"来源于短语"可知"。"知"因"以身喻心"的隐喻的作用,由感知动词转化为认知动词,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性评述。相应地,"可+知+复杂的命题宾语"结构也由述宾关系被重新分析为状中关系。在频率机制的作用下,表达临时性主观评述义的状语成分"可知"逐渐规约化,并最终凝固成一个语气副词。  相似文献   
178.
《阿毗昙心论》是说一切有部论师法胜根据《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的要义而造的重要经典。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其“常我乐净”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大般涅榘经》。《大般涅槊经》在对涅榘四德的“常乐我净”思想描述时,明显地借鉴了有部尤其是阿毗昙的哲学。然而,《阿毗昙心论》中的“常我乐静”思想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事实上,《阿毗昙心论》中的“常我乐净”思想有其独特的存在基础和形式。  相似文献   
179.
陕西是最早响应武昌起义的省份之一,陕西辛亥革命有力地促进和影响了河南、山西、甘肃、新疆等省的革命进程,是全国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界对之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对清廷在因应陕西辛亥革命的决策和举措,似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着墨甚少,这与其伟大的历史地位毫不相称,因此有进一步研究之必要。其实,清廷在陕西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制造了诸多阻力,采取了多种措施,硬软兼施,妄图剿灭革命,尽管其军事上一度曾获得了很大进展,甚至收复潼关,但革命党人并没有完全气馁,而是继续战斗。最后在南北和谈的大背景下,陕西辛亥革命暂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80.
韩非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政治理论家、思想家、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立足于先秦时期各国的历史现状,提出了一系列光辉灿烂的精湛思想,其中对于"常"变"思想的新的理解和诠释,更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树一帜的风格,为其变法图强的政治改革和秦的统一天下做出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