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18篇
  免费   703篇
  国内免费   129篇
管理学   443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166篇
人才学   12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7903篇
理论方法论   1472篇
综合类   10410篇
社会学   484篇
统计学   33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94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304篇
  2020年   315篇
  2019年   350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569篇
  2014年   1097篇
  2013年   951篇
  2012年   1361篇
  2011年   1415篇
  2010年   1293篇
  2009年   1422篇
  2008年   1632篇
  2007年   1352篇
  2006年   1287篇
  2005年   1200篇
  2004年   1167篇
  2003年   1007篇
  2002年   834篇
  2001年   691篇
  2000年   561篇
  1999年   300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随着人们对中国哲学常规性叙事不满足感的增强 ,要求改写中国哲学的愿望也变得更加强烈 ,并开始尝试超越之道。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 ,反思和检讨了中国哲学常规性叙事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走向中国哲学“原创性叙事”的途径和方式 ,认为建立多元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通过历史时空的移动及广泛的对话参与寻求中国哲学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在视域和范式的引导下获得观察中国哲学的深度视点、在领悟整体意义与深化部分研究之间形成中国哲学的良性诠释循环、追求对中国哲学的充分描述、复杂关联的说明及意义关怀等 ,对于造就中国哲学的原创性叙事来说 ,都是非常基本的。  相似文献   
62.
63.
对于技术这一在人类社会中产生的、具有丰富的伦理与政治意含的重要现象,人文主义学者自然要从人的利益出发加以批判与反省。本文就是对人文主义视野中的这种技术图景所做的一个初步研究,它所试图表明的是,人文主义学者所提供的各种技术批判理论并不是反技术的、拒斥技术的。人文主义对技术的批判具有它的理论向度,它所反抗的是隐含在其中的文化的根本理趣与假设,如人类中心论、理性的工具化倾向。同时,人文主义对技术的批判也有它的社会合理性,它所关心的是技术与人的关系,人类的未来。因此,作为技术文明的解毒剂,人文主义对技术的批判为我们重新估价技术,探索技术与人类、社会、自然的关系,摆正技术在人类文明中的位置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4.
65.
2006年5月18至19日,中国高校社科学报界代表300余人云集苏州大学,庆祝中国高校社科学报诞生100周年。会上宣布了第三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优结果,并对近年来取得优异成绩的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进行了表彰。《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获得“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殊荣,“科技哲  相似文献   
66.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中,从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等重大发现,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相继创建,使得物理学基本观念发生了根本变革,并对一系列物理学哲学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本文对物理学革命中的哲学论战进行述评,旨在深化科学哲学界对这一时期物理学哲学问题的系统研究,并以此纪念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  相似文献   
67.
主体性的实践哲学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但它并不是哲学的全部,而是应该在唯物历史观的框架下加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造、吸收人类各种思想、智慧的“大”哲学,其主体仍然是唯物论和辩证法。哲学的创新就是从各个方面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8.
《四川社科界》2005,(5):43-44
3月5日《人民政协报》刊登了一些学者围绕“哲学社会科学的特点和评估标准”发表的意见。现将部分内容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69.
《鬼谷子》蕴涵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主要表现在:知虑心理学思想方面,主张见微知类与以类知之的类知论;情欲心理学思想上,提出喜、怒、忧、恐、病的五情说;志意心理学思想方面,率先提出“志意”概念,认为意志受到欲望支配,并与应对处于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社会心理学思想方面,提出远亲近疏、同情相亲等人际关系的原则;在心理探测方面,提出揣摩等心理探测方法。《鬼谷子》立足纵横理论提出的心理学思想,与先秦其他诸子相比有独特之处,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0.
本文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教育哲学学科制度建设和学理建设的发展轨迹两个层面入手,回顾了中国大陆教育哲学25年来学科建设的发展轨迹,并对教育哲学学科制度建设和学理发展作了理性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