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6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142篇
劳动科学   30篇
民族学   185篇
人才学   4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525篇
理论方法论   261篇
综合类   2391篇
社会学   107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论明代的平民入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的平民士子通过科考、举贡、捐纳、军功等多种途径进入仕途,由民变官,导致了明前期社会上升性社会流动的空前活跃。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由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动、科举的兴盛、层级结构动摇、等级观念淡化等多种因素促合而成的。平民入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官吏队伍素质,强化了封建统治机制,活化了社会层级结构,具有较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2.
本文主要围绕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明代缂丝凤穿牡丹团花展开,介绍其著录情况、色彩搭配、主体纹饰与构图形式,并介绍相关缂丝工艺及织造技法。通过文献资料、考古实物、团花类比、补缀方式探讨等内容,推论出此团花大致的制作年代及使用者身份。  相似文献   
23.
从根本上说,初期儒家哲学认识论的特点是认识论与本体论交织在一起,如果不作细致辨析,很容易得出其中没有认识论这样的结论。此一特点是与当时人们认识事物的特定方式相联系的,这种特定方式是站在整体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人和人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进行理解,这种整体性的生活经验既是其本体论的基础,也构成了其认识论的基础,由此造成了此后中国哲学在许多问题上不作细致地区分,这一点是我们在研究先秦儒家哲学时必须加以注意的。  相似文献   
24.
先秦诸子百家在西周“敬”观念基础上,依各自思想主张,形成各具特色的“敬”观念。墨家侧重鬼神崇拜、法家强调“敬上奉法”、道家反对刻意矫饰。儒家将“敬”引入个体道德情感层面,作为外在规范“礼”的内在本源。但先秦时期的“敬”观念,是由诸子百家共同搭建,涉及原始崇拜、处事待人、道德情感等多重层面,具有丰富而多元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5.
政府行为对地区农业发展影响极大,其作用至关重要。明代,由于中央政权对自身在各地农业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为了朝廷利益在山东地区实行片面“保运”、忽视农田水利的政策和举措,加之山东各级地方政府总体而言同样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结果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山东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滞后,进而严重限制了农业的深入发展。而片面“保运”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失当,更给相关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26.
杜正贞 《浙江社会科学》2020,(6):117-127+159-160
"界"的出现是山林确权历史中的重要一步。东南山林的私占从西汉开始以刻石的方式宣示和记录下来。唐代的墓志和寺院管山石刻即以"四至"标示山林界址。随着山林资源的开发,特别是较为固定化的垦殖、造林活动,人们对山林的认识越来越细化。山林土名、四至边界的记录,也因为山林的买卖、析分、纳粮升科等活动不断增加,以应对基本的确权需求。通过契税、理讼和地籍登记活动,国家、地方官员也参与了山林界址的制造。宋代的经界和登记加速了东南部分山林的定界和确权,甚至有些小片的山地、山林经过丈量,有较为精确的面积记录。部分地籍赋役登记与民间契约中的山林界址信息,是可以相互配合、参证的。但总体来说,与田土相比,山产的信息更加粗略和不准确。这构成了南宋以后东南山林确权与界址争讼处理的基本社会和制度背景。  相似文献   
27.
明代官方推行的戏剧文化管制政策,对宫廷与民间的演剧活动进行了权力切割和价值分化.与历时形态变迁的缓慢凝滞相对.戏曲搬演形态的共时分层显得异常活跃,演剧活动场网的不同层次和阶段性变化,显示了明代剧坛分层自守、生态断裂的内在变异.  相似文献   
28.
29.
明代定都北京以后,大规模的营建工程在历朝持续进行。作为基础建筑材料,石料在明代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明北京营建工程对石料产生巨大需求。为此,明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料采办活动。本文具体阐述了北京营建工程所需石料的种类、产地、采办和运输过程。明代北京营建石料采办在采运成本、运输组织、时间安排等方面均有周到的考虑和合理的安排,这是石料采办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0.
佛门历来推崇亲禀释尊、代代相承--惟有师资相承、授受清净,方能确保正法之流绵绵不绝,方谈得上续佛慧命.故各宗各派,分别各有传承.禅门更有传法付衣之说.就禅宗行人言,从初修行直至证悟,均离不开师资指导、勘辨、印证.惟有时时得善知识提持开发,方可防止盲修瞎炼,甚或落入魔外圈缋;方能断惑证真,彻法源底.固然,灯录中亦有利根人无师自悟之记载,但若悟后不入作家炉篝,未经宗师辨邪正、行赏罚,便无法保证其所悟为正悟、所入为圣道.最后,亦惟有师承有据,方能登堂授受,荷负大法.否则,未证谓证、未得谓得者,必将接迹于世.聿起于中唐之临济一宗,经十传至佛果克勤,其门人大慧宗杲、虎丘绍隆分衍大慧、虎丘两大支派.前者法孙妙峰之善、北磵居简二人,复传出之善、居简二系;后者三传弟子松源崇岳、破庵祖先二人,则传出松源、祖先二系.后世临济耆德,几乎全从之善、居简、松源、祖先四系法嗣中出.递传至明代,开基之主朱元璋虽亦尊崇佛教,但宥于彻底统制各种社会力量以确保朱明王朝能够延续千秋万代之私欲,特别制定<周知板册>、<寺院名册>等空前严酷之峻法,甚至不惜采用特务监控、滥刑滥杀等自东汉直至满清王朝所绝无仅有的手段戕害见心来复等硕德高僧,开遗祸无穷之邪风.禅门众耆德鉴此违缘,纷纷沉寂辞世,松源及居简、之善三系叶裔遂相继绝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