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1篇
管理学   13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9篇
人才学   50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924篇
理论方法论   107篇
综合类   1343篇
社会学   220篇
统计学   1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19世纪,德国民族与种族思想的觉醒使犹太知识分子融入德国社会的传统方式日渐失效.活跃于该时代的德国犹太知识分子面临严峻挑战:既要为德国日益猖獗的种族反犹思想担忧,又要应对随着民族化浪潮出现的犹太复国思想;既想抗拒对犹太民族性的重新探究,又想借此机会加深同德意志民族的认同.矛盾态度的产生根源于德国犹太知识分子对个体身位及民族身份定位不明并由此产生严重的认同焦虑.在应对此问题时多数德国犹太知识分子选择对近在眼前的危险采取逸避态度,这可被视作近代史上犹太人惨剧发生于德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2.
"自由的人"是巴赫金诗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具有独立性和自我意识的"主体之人"、"思想的人"以及"人身上的人",狂欢精神是其内在精神,但"自由的人"的"自由"又必然是相对的。巴赫金的自由思想是深深植根于俄国文化传统和知识分子精神之中的,"一切都是对话,自由才是目的","自由"是对话的根本目的,"自由的人"超越了社会学诗学的范围,成为巴赫金诗学体系的原点和归宿,引领巴赫金及其诗学研究走向生活、艺术与人类理想交融互渗的自由之境。  相似文献   
993.
新书架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书名:《良知与担当: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史》作者:吕一民朱晓罕定价:39.00元内容简介:知识分子无论是作为社会冷静的批判者,还是作为社会热情的"介入"者,对社会的良性发展都可谓不可或缺。从德雷福斯事件开始,法国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前仆后继,以其在坚守良  相似文献   
994.
欧洲左翼知识分子萨特、安东尼奥尼和罗兰·巴尔特分别于1955、1972和1974年访问中国,并各自留下亲历中国的记录文本。由于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的差异,以及中国行不同的在场遭遇,他们关于中国的感受见解大相径庭。萨特的“红色中国”观、安东尼奥尼的“两种表情”中国论和罗兰·巴尔特的“负片(Negative Film)中国”观,除了分别显示他们“积极介入”的存在主义文学观、“积极疏离”的间离理论和“判断悬置”的现象学方法外,还展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观察中国时视点转化历时化的过程。他们中国行的三种视像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西方左翼知识分子的中国立场嬗变,也为我们认识特定时期的中国社会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95.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归根到底,就是正风、正气、纠错、知错、改错,从而达到强健党的肌体、密切群众关系、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目的。这其中,自我批评的分量和作用尤显突出、格外重要。一段时期以来,自我批评成了奢侈品,党内党外对其千呼万唤,其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就是姗姗来  相似文献   
996.
刘波 《江海学刊》2014,(3):27-31
正严格说来,知识分子现象是现代文明的产物。然而,"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却古已有之。尽管他们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发展阶段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是知识、思想、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的构造者、阐释者与传播者。他们常常是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的发动者,作为文化存在的必然产物,知识分子原发性地承担起人类的文化使命。对于知识分子而言,其青春时代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纽曼认为读书人的青年时期是"灵魂发育季",他在《大学的理想》一书中提到,大学阶  相似文献   
997.
《闷与狂》有着跨文体创作的意图,延续着王蒙一惯的超越创新的勇气,比较集中地体现出王蒙60年写作的精神特质,因而是分析其小说艺术的一个典型样本。《闷与狂》是一部务虚式的爱情自传,以中式意识流手法展开生命回忆,却又有着政治抒情痕迹;它是作者"为己的写作",充满密实堆积的典故,且有着中产阶级的立场,但它不是学院派的知识分子写作,而是一种政治知识分子写作;作者以"少布"情怀高唱"青春万岁",以"闷与狂"证明着"不老的心态",展现出一种革命青春型人格,却也存在着语言概念化自动化、叙事无故事少细节、抒情狂飙化高蹈化等缺陷。  相似文献   
998.
"季节系列"小说是王蒙对建国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命运际遇、生命历程、历史意义的一次总结。他以亲历者的身份,经过多年的思索、沉淀,完成了当代知识分子命运的一次自我反思。"季节系列"小说对于历史的认知与体认不同于"伤痕"、"反思"文学的既定模式,王蒙不再将注意力放在历史现象的描摹与再现上,而是力求透过现象追问其背后的内在因缘,其深刻的意义在于因弥合了现象与本质之间的缝隙而成功实现了自我的超越与历史的超越。  相似文献   
999.
王金双 《齐鲁学刊》2014,(2):147-151
建国后"十七年"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人物众多,但总体上刻画并不成功,真正具有知识分子精神的形象很少。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建国后"一体化"的政治语境和知识分子改造政策有关。在确立无产阶级国家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中,作家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完全以政治标准代替文学标准,知识分子形象成为一个政治符号,而不是有血有肉的"人学"的标本。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通过早期、现代及改革开放后,西方思潮对我国青年知识分子的不同阶段的影响分析,透过表象看实质,东西方思想文化差异的对人类促进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正是在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成长过程中,发挥对国家和社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