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0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385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113篇
人才学   101篇
人口学   40篇
丛书文集   466篇
理论方法论   129篇
综合类   1188篇
社会学   356篇
统计学   4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宁夏清河机械厂是三线建设时期迁建的军工企业,由于受特殊的管理体制、地理条件等因素影响,逐渐形成了一个典型的文化孤岛.从该企业转型失败后职工的社会生活状况看,孤岛文化背景是影响移民社会文化适应的重要因素.孤岛文化与迁入地文化差异过大,增加了两种文化对接和整合的难度;单一的社会关系网络导致移民获取社会资源的渠道狭窄,社会运作资本不足;独特的心理状态抑制了移民融入当地社会的意愿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22.
从受灾群体的主位角度来说,汶川地震的主要危害在于,它迫使受灾群体在极短的时间内遭受了一系列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动,从而导致了受灾群体原有社会关系被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讲,灾后重建是受灾群体进行社会再适应的过程,其核心内容是社会关系的重建.因此,灾后重建必须凸显和实现受灾群体的主体性价值,亦即受灾群体必须以主体的身份参与灾后重建,在参与式重建中实现社会关系的重建和社会再适应.而灾后重建的最终目标,不仅在于修复因地震所致的破坏,恢复到震前的社会生活状态和社会经济秩序,更重要的是着眼于未来,实现受灾地区的反脆弱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3.
失地农民作为城市弱势群体的一类,其居住安置模式主要有原地安置和偏远化安置两种.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原地安置区的失地农民与偏远化安置区的失地农民相比,征地拆迁之后的社会适应程度更高,前者在就业机会以及实际就业率方面较后者有明显的优势,对于自身目前的生活满意度相对较高,交往方式更接近于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城市认同感也相对较好.而偏远化安置区的失地农民就业困难较为突出、生活满意度明显低下、社会交往受限制、心理上的城市认同感较差.显然,不同的居住安置区位对于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具有明显的影响.因此,积极探索社区混合居住的安置模式,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困难和生活困境的有益途径.  相似文献   
124.
和谐视域下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实现社会公平又是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特征.在当今中国,最大的社会公平就是教育公平尤其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因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直接反映和影响社会公平,因此,保障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阐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并分析现状,提出保障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5.
世界卫生组织给予健康下的正式定义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现代小学心理专家认为:小学阶段必须把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和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小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关心儿童,爱护孩子,关爱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细心地观察,细致地体贴,重视地对待,爱心的给予。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面对孩子或这或那因素导致的"异常",我们无论怎样应该注意教育的态度与方式,考虑儿童的心理思想,让孩子心灵得到净化。  相似文献   
126.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友群教育,是探索新生适应教育的新方法,通过创设群体学会共同生存、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人际动力系统过程中,促使新生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27.
回族流迁人口城市适应过程研究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翔  王乃昂  程慧波 《西北人口》2009,30(4):105-107
民族迁移者在城市接受城市化和现代化“洗礼”的过程比较一般农民工的适应。由于加入了民族文化、民族侍统与民族意识的变量。显得更复杂、更丰富。成为当前城市面临的焦点问题。由于回族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少数民族。且其有着极强经商观念、民族意识。独特的民族宗教文化与饮食、婚丧、居住习俗,因此关注回族迁移人口的城市适应无疑具典型性和突出的现实意义。从回族迁移人口的城市适应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分析和述评,提出新时期城市化背景下回族流迁人口城市适应过程研究的思路:探讨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包括提取城市适应的关键阻碍因素分析,进行城市适应的多维层面和时序过程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判城市适应的水平。并籍此提出针对性的城市适应调控策略。从而为促进城市民族工作、建立城市和谐民族关系与和谐城市社会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28.
"文化适应"是民族文化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本能"和"自觉".回族在长期的中国本土化历程中进行了千年的文化适应,回族的文化适应的历史是一个文化拿来为主导的历史,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回族需要进行新的文化适应,而新时期回族文化适应主要是在互动的文化拿来与输出中完成.  相似文献   
129.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之"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要素构成,并通过研究其内部联系,指出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要注重大学观、学习观、目标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0.
文章以详实的材料为依据,对民国时期民营企业集团衰亡的原因进行剖析一是集团的发展受到政府行为和外帝国主义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二是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盲目扩张情况,集团扩张决策超越自身实力,规模发展和整个经济的兴衰存在时间差;三是封建管理与企业集团化发展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