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2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56篇
管理学   922篇
劳动科学   21篇
民族学   197篇
人才学   222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3443篇
教育普及   2篇
理论方法论   641篇
综合类   4327篇
社会学   527篇
统计学   15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381篇
  2013年   363篇
  2012年   500篇
  2011年   560篇
  2010年   611篇
  2009年   705篇
  2008年   796篇
  2007年   640篇
  2006年   720篇
  2005年   713篇
  2004年   706篇
  2003年   818篇
  2002年   833篇
  2001年   718篇
  2000年   345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二十一世纪是服务经济的时代,其显著特点是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服务多样化。人,确切的说,具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作为经济一切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决策者和执行者,将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对服务企业来说,由于服务的特殊性, 员工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对人的管理,特别是对知识型人才的管理,其方式将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出于竞争  相似文献   
102.
当今,互联网是比报纸、广播、电视更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争取受众注意的媒介。而要在媒介全球化竞争中占一席之地,我国互联网就应当推行大传播策略。通过分析我国互联网大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在技术准备的基础上,推行大传播策略应该从语言层面深入到文化层面,正确处理好守株待兔与主动出击的关系、宣传自我与服务他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3.
104.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所需要的历史叙述与文学观念 ,成为了学术的基本权力。 2 0世纪中国文学已经走完了它的全程 ,并完整地展现在我们的记忆与案头。纵览 2 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史学进程 :从“人文主义精神”到“社会主义思潮” ,再向世纪末“现代主义理念”的嬗变演进 ,决定 2 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整体走向 ,传统的“现、当代文学史”的分期理论与编史叙述的本质缺陷 ,清晰地暴露出来 ,从而有力地支撑着“2 0世纪中国文学”编史叙述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05.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国际资本追求最大利润向全球扩张的结果。它既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面 ,也要警惕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控制的一面。我们应该选择的对策是 :治内与开放相结合 ;用体制创新促进结构调整 ;加强区域合作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力促国际环境向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发展。实现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6.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文化全球化对国家文化主权形成了挑战,并削弱了文化主权。中国应该建立跨世纪的文化战略,坚持文化的开放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捍卫文化主权与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统一;发扬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倡导大众文化的统一。在文化的良性互动中捍卫文化主权,维护国家利益,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孤立主义。  相似文献   
107.
杨匡汉坚决主张本土化——但不是保守的而是开放的 ,是将他者包容进来 ,在异与变的碰撞中把本土一些相对稳定的、具有历史连续性的观念重新解读 ,以形成当代表述形式并对全球化产生的“反冲击”。孟繁华认为传统的批评方法、基本概念、关键词语已被渐次废除 ,代之而起的是他者的概念群 ,构成了当代文艺学发展的两难处境 ,但经过整合与重建 ,必有新成果涌现出来。金惠敏认为“回到主体”的对话 ,其意义仅在于使对话在预设的原始主体的前提上成为可能 ,而绝不是说在对话中虽身经百战而毫发未损的自我确认。“如果全球化是一种进攻型的帝国主义 ,那么在狭隘民族主义意识中徘徊的则是防御型的帝国主义”。李王君平认为 ,“本土化”不如“本土性”确切 ,因为前者试图“化”一切而显出霸气而后者只是提醒别忘记本土特点因而显得平和一些。“全球化背景”对中国文学理论本土性问题意味着既要从Universal(世界的、普遍的 )角度 ,也要从Manifold(多样的 )或Varied -dimension(多维的 )角度 ,将中国文论的异质性问题考虑进去。王钦峰尝试从后现代主义角度解构“本土” ,认为“本土化”的号召力是以民族文化的过去为基础的 ,其情感成份多而理性成分少 ,它可能把国家或民族推到固步自封的老路上去。林衡勋认为 ,现当  相似文献   
108.
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客观现实 ,任何一个民族在享有全球化所带来的巨大好处的同时 ,必然承受随之而来的伤害和痛苦。本文从爱国主义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挑战的分析入手 ,提出了爱国主义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并突出时代特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9.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首先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般原理 ,把握人们社会心理及社会思潮的发展变化规律。既要重视对国外 ,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思潮的跟踪研究 ,又要加强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特点的科学分析 ,并在对国内外社会思潮研究预测的基础上 ,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