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22篇
  免费   1125篇
  国内免费   122篇
管理学   4274篇
劳动科学   141篇
民族学   419篇
人才学   295篇
人口学   182篇
丛书文集   6842篇
理论方法论   1276篇
综合类   11002篇
社会学   1585篇
统计学   553篇
  2024年   411篇
  2023年   1631篇
  2022年   1261篇
  2021年   1822篇
  2020年   1532篇
  2019年   1119篇
  2018年   513篇
  2017年   742篇
  2016年   860篇
  2015年   1207篇
  2014年   2175篇
  2013年   1210篇
  2012年   1328篇
  2011年   1494篇
  2010年   1370篇
  2009年   1450篇
  2008年   1320篇
  2007年   986篇
  2006年   875篇
  2005年   742篇
  2004年   620篇
  2003年   569篇
  2002年   506篇
  2001年   361篇
  2000年   248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972.
973.
974.
975.
976.
977.
许晖  毕学进 《东岳论丛》2022,(7):122-130+192
新时代中国财政治理体系的形成,离不开对历史理财智慧的挖掘与转化。随着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中国共产党因时而应,将历史上理财的定位、价值、管理、关系进行应时转化,形成了新时代财政治理的中国之治与中国之智。在财政定位上,从“家国大本”向“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转化;在价值取向上,从“治民”向“为民”转化;管理体制上,从“利出一孔”向“两个积极性”转化;在财政秩序上,从“礼义秩序”向“公共秩序”转化,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财政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978.
979.
陈艾  李雪萍 《江汉论坛》2022,(11):130-136
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以公共利益为主旨,多主体在共同认可的规则下,共有共用资源并集体行动的有机体,有着主体、认同、规则、行动等基本要素。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在治理主体结构、公共性的具体特征、规则运行、资源状况等诸多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在“理念—场域”“主体—规则”“资源—行动”的结构下,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需要在“公—共—私”的双向转化中,持续生产、拓展公共性;在政府引导下实现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共同生长与发展,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双法”融合并形塑积极行动者;治理资源的输入与内在资源的转化并重,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共有共享并集体行动。  相似文献   
980.
随着高压反腐的纵向延伸与国家治理重心的下移,基层政府“微腐败”已成为基层治理中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难题。从生成机理看,基层政府“微腐败”是内部权力主体行为的整体效能不足、外部政社互动羸弱等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在基层政府“微腐败”治理中,又面临着纪检监察与地方发展的目标差异、职责同构下行政发包的刚性压力、制度设计中规则的矛盾冲突等所导致的“碎片化”困境。因此,需从主体协同、权责匹配、政社互动等方面着手构建一套整体性的治理方案,以消解基层政府“微腐败”治理中的“碎片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