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3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2篇
统计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科学与技术研究中档案的作用越来越大 ,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于是 ,一个合格的研究人员在进行科学研究时 ,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档案资料 ,以尽可能全面地搜集文献、情报。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档案室通过对107位专家的调查以及他们的评估获得近万个数据 ,分析后结论是 :科技人员利用科技档案可节约的科研经费占总经费的比率为6 9%~25 8 % ,用最低比率6 9%计算 ,其投入产出比为1∶23 5。从人力节约上说 ,投入0 48 %的档案人员 ,可节约19 4 %的科研技术人员 ,其时间效益的投入产出比为1∶42 17。① …  相似文献   
22.
"三个代表"的发展观具有战略性、开放性、重点性、全面性、可持续性和人民性的特征。"三个代表"的发展观,把发展放在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战略地位;具有强烈的开放意识;突出重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提出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3.
黑格尔真理观的主要内容表现为真理的客观性、过程性和全面性。列宁《哲学笔记》对黑格尔真理观三方面内容的肯定和改造,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思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4.
本文论述了在高等师范院校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全面性与基础性是两个大的原则,并以体育学科教学为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25.
刘敏  张巍 《浙江社会科学》2006,108(1):102-107
本文以“全面性弱势”来描述农民弱势地位的表现状况,指出他们的弱势地位绝非仅限于经济上的贫困,而在更大程度上表现为政治参与的“结构性缺席”、公民权利的缺失、发展机会的匮乏和文化贫困等;以“结构性弱势”来概括农民弱势地位的成因,并结合建国后的现代化历程分析了这种弱势地位形成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消除农民的弱势地位,从长远来看,其根本保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从近期来看,其现实选择是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逐步消除。  相似文献   
26.
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在:突出创新性———坚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内在统一;突出科学性———坚持发展的主观紧迫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内在统一;突出全面性———坚持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突出和谐性———坚持发展的纵向持续和横向协调的内在统一;突出人本性———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和为手段的内在统一;突出公正性———坚持发展的高效竞争与机会均等的内在统一;突出内涵性———坚持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27.
研究生教育质量观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是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遵循研究生培养的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和特色性原则,兼顾国家、个人、社会等各种利益关系,是新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的必须选择.  相似文献   
28.
邓小平的赶超思想 ,是在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教训并结合当今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他的这一思想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务实性和持续性四个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29.
府秘书具有工作忙、密度高、节奏快、事务多的特点.因此,要做好新时期的政府秘书工作,必须在工作思路上新于常人,在工作招数上强于常人,在工作节奏上快于常人,在工作层次上高于常人,在工作效果上优于常人.  相似文献   
30.
就自然物的人化而言,梅花的人化在中国是最普遍的,梅花的人化是最全面的,人化后的梅花具有最丰富的人类情感,也具有其他植物所没有的复杂的人际关系。因此,梅花被人化的程度是最高的,梅文化也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内容最丰富、内涵最深刻的一种自然物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