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20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34篇
管理学   2182篇
劳动科学   135篇
民族学   211篇
人才学   282篇
人口学   215篇
丛书文集   1975篇
理论方法论   342篇
综合类   3176篇
社会学   617篇
统计学   553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82篇
  2014年   918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454篇
  2011年   552篇
  2010年   524篇
  2009年   651篇
  2008年   770篇
  2007年   596篇
  2006年   624篇
  2005年   689篇
  2004年   560篇
  2003年   632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81.
冯桂林 《江汉论坛》2003,(12):111-116
农民素质是农民已有知识、能力和观念等综合性指标体系.农民素质的提升在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问题,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包括农民的文化、科技以及现代意识在内的三大素质的结构、特点与主要影响因素后认为,没有农民素质的整体提升,就没有农村社会乃至全国的全面小康.在建设全面小康过程中,一定要始终坚持抓好农民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82.
县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问题,既是以广大农民群众为存在主体和受益主体的伟大事业,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热点、难点。对此中央和各级领导非常重视,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以来,先后出台了重大的、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措施,为县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和政策保证。在加速县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瓶颈如何解决,有利于加速发展的思路如何确定,不仅需要实际工作者在实践中探索,更需要理论工作者的思考和论证。沈阳大学社科部的专家学者自去年以来,多次深入县乡,调查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写出了“开创县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新局面”的专题文章,颇有见地。值得实践工作者参考,也可为研究者借鉴。  相似文献   
983.
作为我国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人群,研究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急需的重要人力资源。因此,我们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国家、学校、导师、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把研究生培养成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84.
“三个代表”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的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发展 ,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85.
主体性的确立 ,要靠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人生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生发展研究旨在使人生发展达到最优化水平 ,使个人得到健康的发展。人生的自我发展是走向整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人生的自由发展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关键是要找到主客体关系的最佳结合点。人生的全面发展不是抹杀个性的单一模式的发展 ,其内容包括身体与心理的发展、情感与道德的发展、认知与智力的发展。促进人生发展的现实条件主要有营养、环境与交往 ,科学、教育与职业 ,经济、政治与文化。  相似文献   
986.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作者依据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精神,论述了玉溪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改革为动力,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积极促进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87.
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他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继承、发展和运用。其内容主要包括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全面发展的人 ;发展生产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 ;社会协调进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对于推进 2 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8.
杨庆毓 《学术探索》2003,46(11):10-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的历史责任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本点的准确把握。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规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学习、借鉴西方人的现代化理论,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时代内容与中国特色,找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丰富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989.
《四川社科界》2005,(5):5-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并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摆在重要位置”。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民族振兴、人民安居乐业、共同富裕的根本大计。这也为眉山抓住战略机遇期,推进眉山富民升位,实现发展新跨越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90.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指出了以人为本的内涵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有若干方面,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则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