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5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86篇 |
劳动科学 | 5篇 |
民族学 | 4篇 |
人才学 | 7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38篇 |
理论方法论 | 4篇 |
综合类 | 79篇 |
社会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傅如良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3):12-16
在社会转型新的历史时期,胡锦涛同志提出"三个为民"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当代公仆的本质理论,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是对我们党执政规律的新探索,是当代公仆的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92.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积极的应对是政府改革。在这场深刻的变革中,政府职能要实现十个方面的转变:由管制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由全能型转变为有限型;由神秘型转变为透明型;由“任性”型转变为守信型:由重权力转变为重责任;由低效能转变为高效能;由无序转变为有序;由利益倾斜转变为公正超脱;由人治型转变为法治型:由主人型政府转变为公仆型政府。 相似文献
93.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94-96
社会公仆是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提出的重要思想,也是无产阶级政党所应该坚守的精神。在新形势下出现了一些干部公仆精神淡薄的现象,因此党的建设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造就社会公仆。党的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廉政建设都有鲜明的指向,就是为培养社会公仆明确要求、创造条件,坚持不懈地培育和发扬光大社会公仆精神。 相似文献
94.
周功君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4):127-127
腐败是政治之癌 ,也是困扰世界各国的一个久治不愈的顽症。面临愈演愈烈的腐败现象 ,理论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忧心如焚 ,纷纷著书立说 ,提出根治腐败的对策。有的主张实行严刑峻法 ,既拍苍蝇 ,也打老虎 ;有的主张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 ,实行高薪养廉……而傅如良同志的新著《列宁的公仆理论与当代中国》则独辟蹊径 ,从正面入手 ,主张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仆思想来武装国家工作人员的头脑 ,多视角、多层次探讨人民公仆的本质、应遵循的基本操守以及遏制社会公仆蜕变为社会主人的措施。这一论著不仅对于根治腐败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而且对… 相似文献
95.
黄家泉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1):60-64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 ,曾高度评价其政权建设的基本原则 ,并提出“公仆”这个概念。本文认为 ,是否具有“公仆”意识 ,实际上是无产阶级政权与一切剥削阶级政权的本质区别 ,而胡锦涛在西柏坡的讲话 ,则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而且给“公仆”意识赋予了具有时代特点的内涵。文章分析了胡锦涛所强调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者的内在联系以及当前在党政干部和公职人员中强化“公仆”意识的现实意义与存在的问题 ,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6.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