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303篇 |
免费 | 1033篇 |
国内免费 | 35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184篇 |
劳动科学 | 438篇 |
民族学 | 1138篇 |
人才学 | 1561篇 |
人口学 | 493篇 |
丛书文集 | 11320篇 |
理论方法论 | 2525篇 |
综合类 | 25177篇 |
社会学 | 4206篇 |
统计学 | 16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7篇 |
2023年 | 1062篇 |
2022年 | 1157篇 |
2021年 | 1466篇 |
2020年 | 1198篇 |
2019年 | 1325篇 |
2018年 | 495篇 |
2017年 | 993篇 |
2016年 | 1282篇 |
2015年 | 1805篇 |
2014年 | 3602篇 |
2013年 | 3131篇 |
2012年 | 3840篇 |
2011年 | 4112篇 |
2010年 | 3724篇 |
2009年 | 3867篇 |
2008年 | 4653篇 |
2007年 | 3244篇 |
2006年 | 2789篇 |
2005年 | 2605篇 |
2004年 | 1985篇 |
2003年 | 1723篇 |
2002年 | 1495篇 |
2001年 | 1388篇 |
2000年 | 936篇 |
1999年 | 529篇 |
1998年 | 278篇 |
1997年 | 213篇 |
1996年 | 169篇 |
1995年 | 99篇 |
1994年 | 84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43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由省职业技能开发学会、省对外友协、德国“艾会”和江油高级技校联合举办的“2005中国西部职业教育与培训新型模式研制会”6月中旬在江油举行,职业教育专家学、有关部门领导和省内外67昕职业培训院校(中心)负责人共1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22.
颜丽把这种创业方式推广到了其他的街区,她通过亲朋好友寻找合作者,条件之一便是对方从小在该街区长大并有好人缘。现在她的连锁店已有八家,她采取统一配送的方式进行管理,大大降低了成本,规模效益日益好了起来,对她来说,短短的两年里能有今天的成就,可谓创业迅速。 相似文献
23.
当前,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深入开展,各地为扎实搞好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方式,使教育活动既围绕主题又形式多样,既抓住重点又突出特色,既使党员受教育又让群众得实惠,既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又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24.
李瑶 《社会观察(上海)》2005,(12):63-63
《疯癫与文明》,全称《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是 20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博士论文。它使福柯一举成名,脱颖而出,成为哲学界和历史学界的新名人;它也是后来著名 相似文献
25.
26.
与中国庞大的人口相比,教育资源一直严重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受到国家与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并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教育资源仍然捉襟见肘,远远满足不了民众的需要。且由于某些教育发展目标不切实际,操之过急,加上对人才的片面理解,形成对高学历的盲目追求,更使教育事业雪上加霜,也助长了某些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27.
依据其主要目的或动机 ,可将战争大致分为寻求生存必需型与维护生存质量型。寻求生存必需型战争的参战方根本目的在于 ,寻求更多的生存必需资源以缓解甚或消除其生存必需稀缺 ,因而以地缘为决定因素的传统领土安全观占主导地位。根本地由于技术、经济及社会变革 ,维护生存质量的战争中至少有一参战方目的在于维护自身或某部分人类的生存质量 ,它更多地由一种国际自由主义及人类安全观所决定。意识形态战争的大规模兴起直至二战结束基本完成了这一历史进程 ,其后 ,维护生存质量就逐渐成为战争的惟一或主要目的———虽然这存在重大政治和伦理困难 相似文献
28.
杜丽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6):62-63
本文对如何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双重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上 ,阐述了西部大开发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重点论述了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30.
李珺平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4,(2)
《废都》发表以来,人们虽褒贬不一,但是却没有人把它放在贾平凹所有作品、乃至中国、世界文学史研究的背景上来处理。这种见米不见林,缺少纵、横比较的观察,是无法窥视其优劣的。本文以《废都》为引线,结合贾平凹此前的小说创作和广阔的中国、世界文学史,从作家心理活动的角度,全面、深入且认真、仔细地进行剖析,指出了《废都》之所以失败的前因。由此,也许可以给作家本人和他周围的评论家以某种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