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75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81篇 |
劳动科学 | 12篇 |
民族学 | 18篇 |
人才学 | 33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75篇 |
理论方法论 | 60篇 |
综合类 | 616篇 |
社会学 | 90篇 |
统计学 | 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69篇 |
2014年 | 162篇 |
2013年 | 77篇 |
2012年 | 88篇 |
2011年 | 87篇 |
2010年 | 88篇 |
2009年 | 84篇 |
2008年 | 83篇 |
2007年 | 52篇 |
2006年 | 65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50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晚明“山人”与晚明士风——以陈眉公为主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明“山人”与传统“山人”已有了本质区别,其“山人习气”在晚明就颇受物议,故此明末清初的大多数文人都不愿直称负有清望的陈眉公为“山人”,但陈眉公的“山人”身份却是毋庸讳言的。不仅如此,他事实上还是晚明“山人”中的领袖人物,是晚明“山人”“竞述”的对象。但陈眉公毕竟又与普通“山人”有诸多不同之处:陈眉公的生活方式虽然亦游亦隐,但以“隐”为主,其“游”也非主动出游;陈眉公主动捐弃诸生而为“山人”,与一般诸生被迫放弃举业而成为“山人”略有不同;陈眉公的安贫乐道的处世态度、淡薄名利的价值观在晚明“山人”中也是颇有独特性的。作为个体的陈眉公与作为群体的晚明“山人”同而不同,“不同”是陈眉公在晚明享高名的根由,而“同”则使他在清乾隆朝以后备遭恶谥。 相似文献
52.
武汉网友"管得宽"近日发帖描述了他的租车经历:从上午到下午,跑了10里路,找了16个站点,都无车可租或无法还车,甚至遭到工作人员揶揄:"坐公交,打出租更方便,为何租自行车?"随后不少网友跟帖感慨"对公共自行车彻底失望"。 相似文献
53.
54.
正张曙光1939年9月8日出生于陕西省长安县秦岭山脚下的一个普通农家。也许是出身贫苦家庭的缘故,张曙光一直保持着朴素的本色,无论是出席各种会议,还是接受媒体采访,他总是穿得很简单,从不西装革履打领带。即便是步入老年,他还经常挤公交车和地铁上下班。凭着勤奋好学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1959年,张曙光顺利考入西北大学经济系统计学专业,开始了经济学的学习和训练。在校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有何 相似文献
55.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预应力技术的发展潜力最强、用途最广泛、发展速度最快,例如钢筋混凝土的预应力就具有高抗渗性、高强度、高抗裂性以及高刚度等特征。所以,它广泛应用在公路桥梁施工中。本文主要分析了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现状及应用措施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56.
伴随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在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其中又以公路桥梁建设事业的发展最为显著。在科学技术的切实推动下,我国公路桥梁建设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在对公路桥梁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灌注桩施工技术广泛应用其中,这主要是因为此种施工技术具有成本小,适应性强、方便施工等多重优势。然后,灌注桩施工技术却具有隐蔽性的特点,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疏忽或者施工操作不当等问题,就将会给公路桥梁施工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基于这些问题的考虑,应该切实对公路桥梁灌注桩施工技术进行改进,以此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和投入使用中出现各类问题。所以,改进公路桥梁灌注桩施工技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7.
正办公室主任在单位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管家婆、调解员。智慧的办公室主任在单位上下团结共事和抓执行力落实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办公室主任要懂得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增强队伍凝聚力,活跃工作氛围,上下一心,提高执行力,工作上才能得心应手。(一)要作风谦和,力戒层级思想。作为办公室主任,即是领导的得力助手,又是领导的参谋,在部属眼里就是领导。充分认识到角色地位以后,就要 相似文献
58.
《周易》与《易》道的诗性,关乎中国文化的整体性,而不是把卦、爻辞当作诗歌和诗句来解释那么简单。《周易》建立起了一个文化实践模型,它的主体不是一种外在的概念化、形而上学的表述,而是通过“以有为有”的方式进行一种内部的、模型化演示,彰显了一种以《周易》本身的意义一价值机制及其象数、义理系统为组织形式与表现形态诗性文化体系。《易》道就是这种诗性文化体系自身的形上之道,诗性因而就是处于差异化与丰富性中的、不断被肯定和尊崇的经验状态:“以有为有”保障了存在意义、价值的内在完满和完整,而《易》道的价值实质和价值指标则是“自然的自然之道”,因而《易》道的诗性机制,就具体现为“自然”的经验秩序,以及保障“自然”经验的“自然化”秩序的“自然的自然之遄’之“逆捌’原则。 相似文献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