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79篇 |
免费 | 239篇 |
国内免费 | 6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453篇 |
劳动科学 | 99篇 |
民族学 | 217篇 |
人才学 | 261篇 |
人口学 | 114篇 |
丛书文集 | 2780篇 |
教育普及 | 1篇 |
理论方法论 | 738篇 |
综合类 | 5128篇 |
社会学 | 884篇 |
统计学 | 1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9篇 |
2023年 | 196篇 |
2022年 | 217篇 |
2021年 | 254篇 |
2020年 | 246篇 |
2019年 | 238篇 |
2018年 | 115篇 |
2017年 | 190篇 |
2016年 | 256篇 |
2015年 | 431篇 |
2014年 | 876篇 |
2013年 | 856篇 |
2012年 | 1029篇 |
2011年 | 1103篇 |
2010年 | 986篇 |
2009年 | 975篇 |
2008年 | 954篇 |
2007年 | 681篇 |
2006年 | 515篇 |
2005年 | 505篇 |
2004年 | 335篇 |
2003年 | 232篇 |
2002年 | 189篇 |
2001年 | 153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知情权和表达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在信息日益公开化的形势下,公民的表达权越来越显得重要.心情愉悦、安全畅通的公民表达,是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当前,必须加强有利于公民表达的制度建设,特别要加强制度的程序化建设.保障公民意愿不仅表现在过程中,更应展示在结果上;广建平台,畅通渠道,为公民表达提供方便;特别要关注弱势群体、少数人和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32.
从"公民参与"到"群众参与"——转型期城市社区参与的范式转换与实践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城市社区参与是一种出于国家治理需要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居民的行动逻辑与行动策略以及政府与居民的互动过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社区参与具有很强的革命时期形成的国家动员、群众参与的传统烙印。群众参与理论对国家动员机制和动员技术、群众参与逻辑与参与策略,以及国家与群众的复杂而微妙的互动过程的研究,能为当前中国城市的社区参与提供更富解释力的理论视角。在动员居民参与社区事务过程中,基层政府和社区居委会采取地方性权威式动员,它是社会转型背景下适应城市社会变迁的一种新型的权力技术,既运用原有行政组织网络的强大动员力量,又借用基于人情的地方性互动网络等非正式因素,将社区居民纳入社区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33.
建构中国的公民身份理论:作为一种内化伦理的积极公民身份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公民身份的特殊产生途径与现状需要我们提出与之相适应的中国公民身份理论。公民身份由制度、意识与行为三个层面的内容构成。公民身份意识的培育,需要国家通过公民教育的途径,把公民身份的价值意义、个体与国家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个体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以及公民个体之间的关系,内化为一种个体伦理与集体伦理。在这种内化伦理的基础上,通过公民在政治话语与社会核心价值构筑过程中的参与行为,通过把权利转化为行使权利,以及通过公民对社会共识与社会合作的推动,建设一种自由的、参与的、服从的和被包纳进来的积极公民身份,并通过这种公民身份的建设来实现政治转型。 相似文献
134.
都市治理中政府与资本的力量限制了公民参与的发挥,审议民主理论认为,都市治理可以在一个更广阔的范围内政府与公众寻求到合作的可能,经过公众审议和公共辩识讨论,不仅可以优化决策,也可以培养公众的政治美德.文章以911事件后的纽约世贸中心重建规划过程中的"倾听城市"公众审议活动为例,分析了审议民主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提出审议民主对中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5.
亚里士多德通过目的论路径和自然主义的演进方式塑造了具有内在紧张关系的政治观,这种紧张关系主要表现为:目的论路径展示了城邦超越、自足、理想的自然,而自然主义方式蕴涵着城邦现实性、多样化和变动性特征。好人和好公民之间的不一致是亚氏政治观紧张关系的深层体现,哲学沉思是好人(哲学家)最优良的生活方式,而城邦政治是好公民获得幸福生活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6.
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有利于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的实现,民主机制有利于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因而要想实现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我们必须要有民主机制。我国的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是"公众参与和群众路线"的民主形式,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民主形式为主的公共政策制定机制,是历史的必然和现实的选择,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形式。当然,民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加强民主协商制度、民主参与制度的建设来完善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科学化的民主机制。 相似文献
137.
随着公民社会话语在当代中国语境的逐渐兴起,关于公民社会的讨论日益成理论界的一大景观。公民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高价值目标即人的全面发展之间有着内在的深层关联。公民社会是透视人的全面发展的崭新视域,人的全面发展是公民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要培育公民社会,促进社会和谐,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8.
民族认同、宗教认同与国家认同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分立,承认三者之间的共存共生关系,要远比强调三者的对立冲突更具现实意义。作者认为应基于共存共生的客观事实,在尊重与包容的总原则下探索三者关系协调发展的路径,主要包括:确保国家认同之于社会个体成员诸多集体认同形式中居于最高层次,进行社会个体成员的国家公民身份建构,通过权利保障及利益分配来维系少数群体对国家的忠诚,加强不同民族及信教群体间的交流与沟通,等等。 相似文献
139.
140.
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及其与知情权冲突之协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晓敏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2,2(6):32-35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是现代法治国家对公民人身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又必然会与公民的另一项基本权利--知情权发生冲突,如何协调它们之间的冲突?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对这一矛盾的解决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