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147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286篇
理论方法论   59篇
综合类   778篇
社会学   71篇
统计学   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4 毫秒
331.
共和国走过了60年光辉历程,人民在太平盛世里过着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先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打下的江山;靠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实惠。  相似文献   
332.
333.
以"政府供给、政府管理"为特征的"管办合一",是义务教育公共性实现的主要方式;以"政府供给、多样化办学"为特征的"管办分离",是义务教育公共性实现的补充治理方式。考察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义务教育的公共治理经历了两个时期,具有四种类型。当前,在人民群众"有学上"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民众对优质教育需求日益强烈,公办学校、民办学校、优质学校办学冲突不断显现的背景下,必须改革并完善传统"管办合一"的义务教育治理方式,有步骤地实施多样化的"管办分离"办学体制。  相似文献   
334.
北宋熙丰时期的吏治体系改革是一次国家经济能力扩充和吏治体系建设相辅相成的系统工程,其学理根源来自于王安石"饶之以财"、"约之以礼"和"裁之以法"的养士观念,而背后的经学基础则是《周礼》泉府"开阖敛散"之法。通过政府的顶端设计与规划,搭建良性循环的财政体系,将官吏纳入国家财富生产、汲取与再分配的大局中,采取向各级胥吏发放俸禄,并用严刑峻法进行约束,同时增设祠禄官作为官员的淘汰退出机制等种种手段,提高政府运营效率,增强其在经济中的统筹管理能力,降低总体管理的成本。其目标是通过吏治体系建设,使"公私一体",以法度匡正风俗,实现"吏士合一"的王道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335.
儒家价值观与儒家对公共性的理解及其公私观念的形成密切相关。儒家"推己及人";"修"、"齐"、"治"、"平";"三不朽"以及"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路径显示出儒家理解公私观念的独特方式。近现代的公私观念与对国民性的反思交相呼应,实则都是儒家价值观的入世表达和中西合璧式的改良。  相似文献   
336.
通过对杜波依斯的介绍及其"双重意识"概念的解释,阐述了美国黑人的内在心理冲突问题和困惑所在.指出杜波依斯"双重意识"的概念是欧洲浪漫主义和美国超验主义的产物,从象征意义和比喻意义两方面讨论了"双重意识"的内涵.指出"双重意识"揭示了黑人性格的二重性和黑人作家的两难抉择.分析了黑人文学作品中出现同化和分离之间的持续张力的原因,强调了杜波依斯提出的"双重意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7.
<共产党宣言>确立起了共产党人的公有制理想,但对公有制如何实现却没有给予正面回答,社会主义实践也始终未获妥善解决.破解这一难题则需要理论的创新与制度的构建.将公有制的内容自然地融入到“财产归属与财产利用相分离”的现代社会的财产关系中,创立“共同所有与分别占有相结合”的集合共有理论,则能对公有制的财产问题做出恰当的解释和处理.同时,对诸如国家所有权的主体、农民集体的法律地位、公有财产的治理结构、公有财产的利用规则和公有制下的利益分配机制等制度进行合理的构建,则能为公有制的实现探寻到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338.
裁执分离,是在罚款处罚的具体执行上所适用的原则。具体而言,是指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本文对裁执分离制度构建的意义和表现提出观点。  相似文献   
339.
编营分离制度在我国新闻业出现的社会背景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分析了编营分离制度在我国提出的社会语境与功能预期.编营分离制度的变迁主体主要是政府,也有媒体自觉或不自觉的"应合"或"实践自觉",一定程度上是"上""下"共同选择的结果;社会转型所导致的新闻业上层建筑属性和信息产业属性矛盾以及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在新闻生产中的相互博弈,成为编营分离制度出现的现实语境;引进编营分离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新闻传媒原有的事业性质,又实现了传媒在竞争态势下的利润和效率要求.  相似文献   
340.
公、私问题是一个在中国历史过程具有全局性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在"公"、"私"关系上的主导政治思维方式是"崇公抑私","崇公抑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一种理想的政治境界:"大公无私".但这种政治思维方式在现实中却造成伦理道德、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等多个领域 "公私两无"的尴尬局面.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崇公抑私"政治思维方式的固有缺陷表明:"公"与"私"是一种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关系,对 "公"的维护应当建立在对"私"的认可和尊重的基础之上,不然,"私"之不存,"公"亦难立,"公私两无"的局面就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