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齐国大夫逢丑父在“鞌之战”中,与顷公换位,舍己之身而救其主,却被晋国大夫郤克斩杀。从公羊学视角来看,尽管逢丑父的原初动机是出于拳拳之忠心,但是他的行为不符合《春秋》所规定的君臣尊卑大义,因此其行为动机不能作为减免罪刑的依据。逢丑父让其君以臣子身份逃跑的手段使得顷公陷入被动不义的境地,背离《春秋》“国君当死社稷”的原则要求,不符合《公羊传》“反经合道”的行权思想。逢丑父救主行为导致的结果,包括令顷公受辱,让齐国宗庙、社稷蒙羞,不利于维系周朝宗法制度之下“尊尊”的价值体系。因此,从行为动机、手段与结果综合分析,逢丑父救主违背孔子所设定的王道正义,不仅不当嘉善,更当受到《春秋》王法的制裁。然而,公羊学家通过高扬《春秋》王义的理论使得“尊尊”价值成为大夫行为中的最高政治律令,这种政治思想具有将君主推向权力绝对化地位的倾向。  相似文献   
32.
王文军 《人文杂志》2022,(12):40-47
“素王”问题导源于孔子有德无位的生存处境和儒家“德位合一”思想信仰之间的理论张力。在公羊学中,它内嵌于“素王改制”的义理结构,以独特的政治思考传达出强烈的道德意识;在德性政治脉络下,它则凸显出儒家关于“德位合一”这一理想政教的思想路径与价值诉求。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素王”可以成为我们理解春秋公羊学乃至整个儒家政治哲学的关键枢纽。  相似文献   
33.
当代新儒学在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即未能开出新外王。当代新儒学要开出新外王就必须走出心性儒学,在儒学的大传统中寻找另外一条发展路向,这就是政治儒学。政治儒学是儒学传统中的经学——春秋公羊学,其特征就是解决政治问题,是儒学传统中的外王之学。本文力图证明从心性儒学走向政治儒学不仅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新儒学在理路上应有的发展。当代新儒学只有走向政治儒学,才能开出新外王,克服儒学在当代遇到的最大危机与挑战。  相似文献   
34.
研究中国的历史哲学,必须以儒学为基点,而儒学中的公羊学又是其最富特色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历史与天道人道、历史动力与历史标准和历史的双重批判三个方面论述了公羊学历史哲学体系的基本构架、理论基础、主要内容、重要特征,并将之与西方早期的历史学、哲学、基督教神学、维柯、黑格尔、赫德尔的观点进行对比分析,充分揭示了公羊学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终极关怀、道德关怀、批判精神、历史之中的信仰,同时指出了这种体系的不足。  相似文献   
35.
汉代公羊学大一统思想的内涵有三个方面政治统一、王道仁政、思想文化统一.大一统的基础是实现天下的政治统一,政治统一的内涵是王道仁政,政治统一是大一统的外显层次,王道仁政是大一统的内隐层次.王道仁政的内涵是解决民生问题,推行文德教化.文德教化的实质是统一思想文化,并以此整合"华"、"夷",实现大一统理想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6.
重评公孙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孙弘是中国历史上以布衣封侯拜相的第一人。居相位时,上书请立太学,为博士置弟子员。还确立了公羊学的相对独尊地位,在中国儒学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公孙弘在其仕途中,有曲意阿上、投机钻营之嫌,但这些都是封建专制制度造成的,不能因其过而掩其功,所以对公孙弘其人要进行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37.
经权说是公羊学思想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它指的是既守经志道,又要根据具体情况变通行权。即在常态下守经,在变态下行权。这种灵活的变通思想对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文化等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实,这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辨证思维,对于我们今天解决台湾问题、更好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理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大事,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
汉武帝时极盛的公羊学在汉末发生了章句化、神学化等异化现象,这是它衰落的内在原因。而东汉末期的黑暗统治,古文经学对它的排挤,道教、佛教对它的冲击则是促使它衰落的外部因素。东汉末期,公羊学的思想内涵已无用武之地,于是便丧失了其存在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39.
仁与义在《春秋》中是针对天与王、人与我关系的范畴,《公羊传》是沟通孔孟和董仲舒的桥梁,在此之前孔孟发明仁义以论说王者之道和人、我关系及个体立身处世之道德准则、原则和规范,在此之后,董仲舒的今文公羊学将仁、义合论,从范畴内涵、哲学根据、实施对象和方法等方面系统阐述并深化了仁义论,他对儒家仁义论的创造性阐释在于认为:仁是天的本质属性,仁取之于天,具有外在的超越性本源;首次明确提出仁的博爱原则;区分了仁与义,仁指向安人、爱人,义指向正我、修己。董仲舒的仁义论参与塑造和建立了西汉以仁义之道为核心的国家治理观念、教化体系和礼仪制度,对于中国传统主流社会的人伦道德、意识形态、礼法秩序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0.
春秋公羊学沉寂千年 ,清代中叶始得复兴。武进刘逢禄精研公羊 ,有著作十三种 ,号称专门名家。刘氏春秋公羊学的特点是尊信公羊 ,排斥左传、谷梁。尊信公羊又偏主东汉何休一家之说。大凡何氏之说必力为疏通证明之 ,何氏未及者又引而申之 ,谨守今文师说 ,不杂糅牵引他家之说 ,确成一家之言 ,然何氏误解公羊处 ,也百般为之弥缝 ,乃至会曲说 ,未免不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