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62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王国维、郑振铎和王季思学术活动后先相继,从现代戏剧学理念的确立,到戏曲史学的系统实证研究,再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实践,学术研究不断推进,研究方法也随时代演变而变化,形成了百年戏曲研究学术史不断传承与创新的完整历程,他们对关汉卿的研究,就是对这个过程具体而微的展示。关汉卿研究是戏曲史研究的一个局部和侧面,由此考察与探究百年学术历程变迁,有助于戏曲史研究的继续创新与深入。  相似文献   
72.
关汉卿研究的百年评点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意义上的关汉卿研究始于20世纪初,以新中国成立和“文革”结束为标志可分为三个时期,至新旧世纪交替时已在生平考证、作品整理、戏剧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扎实的成就,为“关学”的建立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进入21世纪后课题研究已难深入,迫切需要在指导思想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来一次根本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73.
林嵒 《晋阳学刊》2003,(2):96-99
探讨关汉卿在人生观和创作观达到高度融合状态下所形成的独特人生、性格、平民意识等,从而研究关汉卿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74.
关汉卿是最有成就的元杂剧作家之一.对于他在戏剧史上的地位,历代评论家说法各异.而有异的原因主要在于评价的标准不同.作家的文学地位,取决于他自身创作的成就,取决于他所创作的作品的数量和质量,这是客观的标准.对于关汉卿的戏剧地位评价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75.
关汉卿的重要剧作和曲作都是通过明代人的整理与保存才得以流传至今。但明代人对关汉卿的评价并不高,这反映出明代戏曲观念与关汉卿作品之间的隔膜与差距,也从侧面显示出关汉卿艺术创作的独特性和超越性。  相似文献   
76.
关汉卿之生年 ,根据杜仁杰、梁进之郎舅关系及其行年史料 ,结合传统所言关之“金之遗民”、太医院尹等身份 ,可大致推定在公元 1 2 1 0年至 1 2 1 4年之间。其卒年 ,据关作《窦娥冤》之时间下限 ,结合《录鬼簿》作者与扬州曲家睢景臣交往而于关氏“不知出处”等事实 ,当在公元 1 3 0 0年前后 ,至迟不超过 1 3 0 5年。此前有学者试图将关氏活动时代后移之观点 ,今天看来皆缺乏应有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77.
关汉卿现存世的十八个杂剧作品之中有许多包含喜剧性。关汉卿通过塑造喜剧性人物,喜剧冲突来推动戏剧 情节发展。而喜剧性的存在以矛盾冲突为基础,他巧妙地运用喜剧性情节塑造手法制造矛盾冲突,从而间接的反映和揭示社 会矛盾。因此其杂剧中的喜剧性在其创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现代河东方言中仍保留和使用着不少元代词语,古今词义基本相同,文章选择关汉卿《窦娥冤》中21条词语,辅以其他汉语历史文献,释义并举例说明用法,以丰富晋方言词汇史的研究,并为关汉卿籍贯解州之说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79.
经典具有永恒的价值内涵,人类对于经典的建构与评判在历史的发展中完成,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异。无论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抑或学术范式的转型,都可能导致经典化机制的重大调整和经典化路径的重塑。文学史是现代学术体制的产物,通过文学史家对于关汉卿散曲代表作[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的书写,我们可以窥见文化观念形态的嬗变对文学文本经典化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0.
中国的戏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除了国剧——京剧之外,中国还有上百种各地方剧种。不同剧种在唱腔、人物刻划等方面虽有很多不同,但各剧种上演的剧目却有不少相同或相似的。这些剧目许多都是从公元13世纪中国元代留传下来的。元代的戏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期间出现的许多大剧作家,都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作品。其中最优秀的就是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戏剧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合称“元曲四大家”,并位居其首。他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多才多艺、能写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