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77篇
  免费   863篇
  国内免费   235篇
管理学   5523篇
劳动科学   266篇
民族学   991篇
人才学   1763篇
人口学   408篇
丛书文集   8198篇
理论方法论   2138篇
综合类   19910篇
社会学   4699篇
统计学   679篇
  2024年   168篇
  2023年   704篇
  2022年   661篇
  2021年   829篇
  2020年   875篇
  2019年   783篇
  2018年   327篇
  2017年   767篇
  2016年   1014篇
  2015年   1534篇
  2014年   2889篇
  2013年   2728篇
  2012年   3450篇
  2011年   3685篇
  2010年   3233篇
  2009年   3380篇
  2008年   3715篇
  2007年   2447篇
  2006年   2100篇
  2005年   2026篇
  2004年   1610篇
  2003年   1364篇
  2002年   1231篇
  2001年   1149篇
  2000年   731篇
  1999年   445篇
  1998年   209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主要对影响学校体育实施健康教育的因素进行了分类研究 ,为学校体育实施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2.
善是什么     
善恶观念的产生要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对什么是善的问题 ,西方伦理学家们依据自己不同的研究方法 ,各抒己见 ,这些观点有其合理性 ,同时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 ,追问善的问题 ,离不开对善恶关系的探讨 ,善恶是相对的 ,同时也存在着客观的评价标准。考察善是什么 ,必须将动机与效果统一起来才能把握  相似文献   
93.
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指出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94.
要使学生受到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 ,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中学英语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着眼于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  相似文献   
95.
长期以来,如何把英语精读课上成同学们喜闻乐学的一门课,一直是英语教师探索的问题。根据教学规律和教学实践,教师应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出发点,围绕具体的教学要求,精心指导学生,搞好英语精读教学,使英语精读课成为向课外延伸的原动力,使课内与课外有机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笔者以知识点和语篇的讲授为例,谈了在英语精读课授课艺术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96.
本文就七个方面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果进行了探讨,并以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97.
培养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目标。遵循这一原则 ,教师要想尽办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自信心 ,使教学过程交际化 ,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听说英语的机会 ,在课堂外 ,通过举办英语角、办英语广播节目、故事会、教唱英语歌曲等众多方式 ,尽力为学生营造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98.
在作文教学中 ,培养写作兴趣 ,是开发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能源 ;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为学生发展写作智能提供了丰富的滋养 ;而沸腾的现实生活 ,为学生的写作智能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99.
100.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不同于普通政治理论课全面、完整、系统地阐述政策理论问题,而是针对不同时期风云变幻的形势,用重点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方式来阐明国家的方针政策,使教育教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思想理论教育课程。旨在教育学生正视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社会现状,对各种社会现象、思潮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做到头脑清醒、认识明确。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对国内外形势了解透彻并有所见解,能够很好地解释学生提出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对形势的清醒认识,从而使学生将理论或思想意识内化为能力和信念,更好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