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9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67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480篇
社会学   5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01.
艺术是它所属的文化的反映和代表。潮乐就其本质而言,也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深深根植于潮民、潮地的文化之中,从悠久灿烂、朴实深厚的民系文化中吸取营养,是潮汕地区特定文化的产物,它蕴含着潮汕历史、文化渊源及广大潮人所独具的文化心态,成为潮汕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02.
歌弦唱奏方式与辞乐关系--乐府唱奏方式研究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充分利用文献材料的基础上 ,吸收前人研究成果 ,重点探讨乐府唱奏方式对辞乐关系的深刻影响。文章通过细致的分析和考辨 ,提出了如下几个崭新的观点 :(一 )“相和曲”与“三调歌”均曾以“行”命名 ,二者共有“丝竹更相和”的音乐特性 ,而用“丝竹”表演反映的正是“行”的本质 ;(二 )魏明帝相和歌改制与列和笛律的使用直接相关 ,多种表演手法与技巧的综合运用、叠奏和“相和”等唱奏方式的交错组合皆因笛律的统领而最终得以实现 ;(三 )“歌弦”的本义乃“歌所弦之曲” ,有用“器”与不用“器”之分 ,正是后者的普及才产生出了歌乐重奏的“歌弦”唱奏方式 ,后世称为“着辞”。  相似文献   
103.
文章以一些新材料论证了清乐在唐代宗、宪宗乃至文宗时期的宫廷中仍然得以表演的事实,进一步反驳了《通典》关于清乐亡于开元年间的记载,在补充和丰富学界现有结论的基础上,为深入研究唐代的音乐状况及其与诗歌的关系提供了更为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4.
105.
孔子在《论语》中没有提出“生态”的概念,但在他的言论中包含着丰富而鲜明的生态意识,并在后来的儒学中得到发展。《论语》中的生态观是作为“乐”的前提条件,通过“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表达出来的。同时它也是儒家“仁”与“和”的哲学思想现实层面体现。  相似文献   
106.
乐(luo)是孔子思想的一大特点,也是宋明儒学探讨的重点。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将乐与修养、天命、日常生活态度联系起来进行论述,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自己对乐的理解和体认,由此可见其修养方法、生活态度、道德境界以及泰州学派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7.
城市景观作为人类文明的积淀,将人类历史典型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此城市景观审美的历史感在某种意义上是彰显城市魅力的重要维度之一。具体而言,城市景观审美的历史感主要表现在城市景观的典与雅、古与今以及观与思这三个层面:“典与雅”侧重于历史价值中的审美品格层面,典意味着历史悠久,人类可凭藉此而回忆城市过去,并审视现今城市所面临的境遇,而雅则意味着城市文化悠远、品格高雅;“古与今”侧重于历史价值中的时间韵味,主要阐明城市中历史景观的“古”与当代景观“今”因时间距离而呈现出的张力之美;“观与思”则侧重于城市景观历史价值中的主观心理感受,观主要意指观照城市景观的外在形式,观照景观上呈现的形式美,而思则意指审美主体对形式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和所发生的事迹进行想象,力图重现城市的过去与憧憬城市的将来。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