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9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06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27篇 |
人才学 | 22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90篇 |
理论方法论 | 55篇 |
综合类 | 514篇 |
社会学 | 38篇 |
统计学 | 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116篇 |
2013年 | 49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54篇 |
2010年 | 51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80篇 |
2007年 | 56篇 |
2006年 | 49篇 |
2005年 | 53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61.
晚清民间法观念初探——以《点石斋画报》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俞政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1):123-126
本文从<点石斋画报>中选取了几个案例,对照清朝法律,探讨晚清民间法观念.初步认为,民间法观念与官方法观念差异甚多. 相似文献
62.
在现代汉语中,"来"有表示目的之用法.但只有用以连接分句的"来"才真正表示目的,而用在介词结构与动词短语之间的"来"以及连动句、兼语句中的"来"不表示目的,其作用是凸显前边表示方法、手段、途径的状语,可以看作是焦点算子.表示目的的"来",后边为动宾短语,其中的动词一般为双音节的抽象动词,且必须带有受事.表示目的的"来"与表示目的的"以"用法并不完全一致,有时可以互相替换,有时不能. 相似文献
63.
域外各国和地区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大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劳动合同期限立法.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体制尚不健全,这就决定了我国劳动立法相对滞后.因此,对劳动合同期限立法作域外考察,并思考现实问题就成为理论探讨和立法完善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4.
谭亚菲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2):113-115
先秦儒家所主张的义利统一,以道义为重,道德价值高于物质利益,重视公利(民之利),提倡个人私利服从社会整体利益等积极思想,对于当今之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健康有序发展,建构和谐社会等仍具有很高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5.
熊彩云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2):13-14,17
80年代,“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就地兼业转移曾由于其转移成本偏低,吸纳了千百万贫困农民,极大程度地推动了乡村工业与小城镇的发展。目前,在农民工已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主体、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就地兼业转移的作用?笔者认为:大规模流动人口进城就业并逐步迁徙定居,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但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靠发展大中城市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不现实,就地兼业转移将仍然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6.
67.
对于<诗经·兼葭>主题的分析,历来众说纷纭,飘忽迷离.利用心理学理论对文本主题进行阐释,这是一个全新的角度,而诗中"伊人"的性别定位,则是主题提炼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至于"女子记梦诗"结论的成立,还需要对梦中出现的"水"的意象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68.
王维“亦官亦隐”说质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 2 0世纪 5 0年代始流行于唐诗研究界的王维“亦官亦隐”说 ,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其原因在于 ,“亦官亦隐”之说 ,不仅有违于唐王朝“干部政策”的历史真实 ,而且亦与王维生活的历史实况相去甚远。正因为如此 ,故唐代无“亦官亦隐”之例 ,而为研究者“标贴”于王维身上的“亦官亦隐”或“半官半隐”说 ,自然也就属子虚乌有之辞。 相似文献
69.
70.
所谓工夫在诗外,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是学好语文重要的一步.然而并非开卷都有益,目标不明确,方法不恰当,选材不合适,均会影响阅读效果,甚至误入歧途.语文课外阅读要注重探究作者的思绪,寻找文质兼美的文本,重视民族文化的熏陶,充分利用同龄人的佳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