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193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210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从“内圣外王”到“外儒内道”──论中国古代士人理想人格之转型杜宇民中国古代哲学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塑造和追求理想人格。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强调了修身养心的必要性,由充实人的精神生命以与天地同格;其二,也是为了实现拯救人类兼济天下的淑世精神。先秦以降,每...  相似文献   
502.
周亮工参与刊刻金圣叹批评《水浒》、古文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亮工是清初江南文学界和出版界的重要人物 ,在今人的金圣叹“腰斩”《水浒》研究中 ,都要涉及周亮工的论说 ,然而对于两人之间的关系却均语焉不详。其实周亮工对金圣叹的文学批评在总体上评价颇高 ,对圣叹的不幸遭遇有明显同情 ;更有甚者 ,在金氏的生前死后 ,周亮工分别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和《天下才子必读书》的刊刻  相似文献   
503.
考察"空"、"宇"、"天"等与传统中国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汉字在先秦时期的造字本义和语义演变以及先秦两汉关于"天"及"天下"的观念建构,可以发现,先秦两汉空间观的发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具象实践到抽象理论再到权力表征的发展转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秩序逐渐被纳入空间认知中,空间秩序、空间关系逐渐成为权力的表征,尤其自秦汉始,权力的空间化不仅体现为帝制中国的疆域扩张,亦表现为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空间秩序,并深刻影响了艺术创作尤其是传统文学、绘画艺术的基本内容、表现方式乃至审美批评。  相似文献   
504.
20世纪初,学衡派与新文化派观点对立,以《学衡》与《新青年》为平台展开激烈论战.1939年,学衡派主将胡先骕与英国汉学家哈罗德·阿克顿在《天下月刊》合译《东坡诗九首》,以精湛的译笔向世界呈现了中国文学经典之作.阿克顿欣赏中国古典文学之美,并立志与胡先骕等中国学人向西方翻译中国文学经典,他对比古诗与新诗的创作成就,反对新...  相似文献   
505.
506.
507.
对人类历史作出整体描述,这在中西历史叙述史上都是重要的传统,并因文明视域的差异而形成普遍史与循环史的不同叙述模式。西方普遍史将非西方降格为历史总体进程中的低级阶段从而将其纳入以西方为历史终结的普世文明话语中,其实质是一种殖民与驯化。中国历史循环观是天下观念下大一统政治图景的历史表现,建构了历史演进中断裂与连续之间的张力,彰显了传统史学形而上学与实际历史之间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508.
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从“华夷之辨”到“天下一家”,天下观贯穿于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天下观在处理民族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天下观的重要性重新凸显,尤其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天下观处理民族关系的历史实践及历史经验历久弥新。天下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重要思想资源,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09.
张中奎 《民族学刊》2023,14(4):53-59, 140
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说,中国历代中央王朝持续不断地建构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有历史经验可循。尤其是清朝,前期的帝王对内自行建构起一套自身为“天下共主”的民族观。在这一新民族观的主导下,康熙、雍正、乾隆在“苗疆再造”过程中,对待苗民的态度采用“帝王赤子”(“君主”与“臣民”)来消解“华夏蛮夷”(“文明”与“野蛮”)的叙事。雍正、乾隆打破传统中国“夷夏之辨”把南方各少数民族视为“蛮夷”的偏见,认为“苗、瑶、倮、僮”等皆属“赤子”,都可以通过教化“共敦善俗,永息刁风”。雍正、乾隆把清王朝境内的诸多族群都视为一视同仁地当作“赤子”,把自身建构为“天下共主”,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强化了各族人民的向心力与国家认同。值得注意的是,18世纪末乾隆在面对英国要求扩大通商事宜上却继续套用“夷夏之辨”的理论武器,对抗工业革命后迅速崛起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相似文献   
510.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总结提炼的党进行理论创新的基本立场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实践的真实写照和宝贵历史经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发展理念的一个典型案例,其作用机制包括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立足新发展阶段,未来更好坚持“胸怀天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及助推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从五个重点方向发力:加强发展战略和政策对接,深入推进设施互联互通,持续扩大双向贸易与投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资金融通方式,深化重点领域交流与人文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